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在核糖体上形成B.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经过高尔基体C.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伸展、松散,容易被水解D.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答案】D【解析】【分析】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在核糖体进行;高尔基体的在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2.有活性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得伸展、松散,因此容易被蛋白酶水解。3.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在核糖体进行,A正确;B、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在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B正确;C、有活性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而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得伸展、松散,因此容易被蛋白酶水解,C正确;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D错误。故选D。2.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发生生物膜融合的是A.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B.动物神经细胞神经递质的释放C.溶酶体清除进入细胞的颗粒物D.植物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的融合,是指两个不同的膜相互接触和融合的过程。细胞分裂、胞吞、胞吐与精卵受2精皆伴有膜的重组,其基本步骤就是两膜之间的融合。【详解】A、核糖体本身不具有膜结构,其合成的肽链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进入内质网的过程不存在细胞膜的融合,A正确;B、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存在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的融合过程,B错误;C、溶酶体清除进入细胞的颗粒物,存在着细胞膜形成囊泡的过程,C错误;D、植物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过程是精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A。3.下图表示某种酶催化作用的图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底物活化所需的能量由酶提供C.高温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D.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无法体现酶的专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酶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少数是RNA。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详解】A、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核苷酸的一种,A正确;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C、高温或者pH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C正确;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正确。故选B。4.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3的是A.随叶面积系数持续增加,群体的呼吸速率不断升高B.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变化取决于群体呼吸速率变化C.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D.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由于群体光合速率不变,而群体呼吸速率仍在上升,导致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详解】A、观察图中“群体呼吸速率”曲线可知,随叶面积系数持续增加,群体的呼吸速率不断升高,A正确;B、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变化取决于群体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综合变化,B错误;C、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C正确;D、由图中“群体光合速率”曲线可以看出,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的光合速率为一条直线,不再增加,D正确。故选B。5.如下图所示,人体骨髓中存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可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B.脂肪细胞的RNA与MSC中的不完全相同C.b过程产生的后代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细胞开始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图示为MSC在不同诱导因素的作用下,可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但这些分化后的细胞中的DNA与MSC中的相同,由于组织细胞和MSC中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两者的RNA不完全相同。【详解】A、间充质干细胞(MSC)属于干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但目前认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由于脂肪细胞和MSC中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两者的RNA不完全相同,B正确;C、b过程是细胞分化,是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产生的后代,细胞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D错误。故选B。6.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会发生基因自由5组合;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选A。7.炎性甲亢是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甲状腺激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B.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细胞代谢减弱,机体产生热量减少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D.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根据题意,炎性甲亢患者甲状腺细胞病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在人体内存在反馈调节,下丘脑作为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枢,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甲状腺),促进其他内分泌腺(甲状腺)的分泌激素,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过多,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详解】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是受下丘脑的间接控制和垂体的直接控制,A错误;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是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该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旺盛,但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C、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细胞,而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因此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C正确;D、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根据负反馈调节,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产生,故该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低,D错误。故选C。8.将疫苗“藏身”于水果蔬菜中,人在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获得免疫力,因而无需免疫接种。食用转基因植物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A.天然免疫B.人工免疫C.细胞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6【分析】免疫根据来源分为:1、天然免疫:个体与生俱有,一般为非特异性免疫,如吞噬细胞的作用。2、获得性免疫1)自动获得性免疫:一般免疫时间长。可待终身,如麻疹、天花、痄腮。自然获得:有被天花病毒感染发病史的人,一般不会再次感染。人工获得:如种牛痘免疫天花。2)被动获得性免疫:免疫时间短,人工获得时,已较少采用。自然获得:如婴儿在母体胎盘或初乳中获得的免疫。人工获得:如注射具有免疫力的免疫血清,获得免疫,如治疗蛇毒时注射的血清蛋白。人体共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其中,淋巴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最后往往也须要体液免疫来善后),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详解】A、天然免疫是个体与生俱有,一般为非特异性免疫,如吞噬细胞的作用,而食用转基因植物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是后天获得的,A错误;B、通过食用转基因植物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获得性免疫中的人工免疫,B正确;C、细胞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D、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D错误。故选B。9.科研人员研究植物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7A.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不同B.该实验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无法证明激素类似物乙是否促进月季插条生根D.若探究某一浓度下两种激素类似物对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浓度为0的组属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5~20μmol/L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详解】A、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有两个由实验者主动控制并自发改变的量: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各自的浓度,A错误;B、激素的两重性是指激素对于作用对象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一定范围内抑制。图中不同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作用下的生根数均高于不施用时的值,故只能体现其促进作用而不能体现其两重性,B错误;C、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无法证明激素类似物乙是否促进月季插条生根,C正确;D、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需要设置单独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单独添加激素类似物乙、同时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组,此外还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所以应该设置4组实验,D错误。故选C。10.若用样方法调查狭长峡谷中某种陆生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减少样方数量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8C.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D.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2、样方法注意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一般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详解】A、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要随机取样,为了保证样本数量足够多,样方数量不宜过少,A错误;B、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直接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计数,B错误;C、对于狭长的峡谷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一般比较方正的样地常选用五点取样法,C错误;D、由于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所以采用等距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得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D正确。故选D。11.规划农业生态系统时,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努力实现物质和能
本文标题: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