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天津市部分区县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1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地理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注意事项:1.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使用答题卡的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答案表中。2.本卷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海河在清代之前称直沽、大沽河,南运河、子牙河汇入海河的旧三岔口是天津的发祥地,以三岔口为中心的天津构筑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沽水文化.近代以来,各国租界的建设在海河两岸异彩纷呈,现代的天津市逐步向海河下游发展,滨海新区已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四幅图反应的地理事象与沽水文化关联性最小的是A.B.C.D.2.受新兴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天津园林建设受沽水文化的影响一度衰微。既能传承天津的特色沽水文化,也有利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量恢复传统的城市园林B.全面改造现存的历史园林C.保护目前仅存的坑塘洼淀D.紧盯新建园林的形态特征【答案】1.D2.C2【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沽水文化”与水有关,四图中只有“欧式维多利亚花园”与水无关。故D正确。【2题详解】“特色沽水文化”的特色在于“水”,因此保护目前仅存的坑塘洼淀即有助于发展特色沽水文化,又能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利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大量恢复传统的城市园林不利于体现现代城市的特色,故A错误。全面改造现存的历史园林、紧盯新建园林的形态特征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传承,故B、D错误。【点睛】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简单,解答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沽水文化”。下图为世界某区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A.东南、暖流B.西北、寒流C.东南、寒流D.西北、暖流4.甲附近海域A.鱼虾蟹藻类等渔业资源丰富B.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答案】3.B4.A【解析】【3题详解】甲处洋流位于低纬海区大陆西岸,为寒流(本格拉寒流);甲处所在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洋流最终流向西北。故B正确。3【4题详解】甲附近在东南信风(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离岸流,底层海水上泛,将大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饵料丰富,因此鱼虾蟹藻类等渔业资源丰富,故A正确、C错误。甲处洋流向西北流动,因此易受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北部石油泄漏对其影响不大,故B错误。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下降,蒸发作用减弱,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影响,属于基础性题目。华为是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科技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市坂田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营中高端产品、海外高端市场,硬件由华为中国团队完成,制造主要由富士康公司代工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华为总部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深圳A.市场需求量大B.工业基础好C.科技力量强D.交通便利6.华为手机由富士康代工生产有利于A.扩大企业生产规模B.提高产品技术含量C.降低运输费用D.降低生产成本7.华为高端手机的海外市场网络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中东地区、日本等地。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华为手机海外主要市场的原因是A.消费水平低B.距原料产地近C.经济水平高D.劳动力价格高【答案】5.C6.D7.C【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华为是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科技公司,主营中高端产品、海外高端市场,其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快,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因此华为总部设在深圳主要是深圳科技力量强,故C正确。【6题详解】材料显示华为手机硬件是由华为中国团队完成,富士康主要代工华为手机的制造,因此富士康代工部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富士康代工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故A、B、C项错误,D正确。4【7题详解】高端手机价格较高,美国、欧洲、中东地区、日本等地经济发达,对高端手机的接受能力强,故C正确。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图中M地气温最低可能是A.18℃B.26℃C.16℃D.15℃9.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洋流性质10.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相比,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A.受西风带控制B.位于西风带迎风坡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受寒流影响大【答案】8.C9.D10.C【解析】【8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判定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的气温有两种可能性:25°C和20°C,但因为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应为20°C。根据等值线的“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可推知M地气温应大于150C而小于200C,故排除B、D项。本题要求选择“最低”,故C正确。【9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气温大于15°C,小于20°C;乙地气温大于20°C,小于25°C,因此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地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故D正确。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5同一纬度,故A错误。海陆分布影响两地气温,但非题目要求的“主导因素”,故排除B。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故C错误。【10题详解】图中25°C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纬凸出,应为南半球夏季。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炎热干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第一小题解答时应注意“最低”,第二小题易错选成B,注意题目要求“主导因素”。第三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每年一个时段,我国北方地区的很多树木都被涂上了“白裙”,这种涂白是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千涂成白色,一般涂剧至距地面1-1.3米的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给树木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A.为树木提供更多营养B.防止牲畜啃食树皮C.提高树木抗病能力D.提升树木美观效果12.“白裙”可以减轻树皮开裂,原因是“白裙”A.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对树皮有保温作用C.增加大气逆辐射D.减小树皮的昼夜温差【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知道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主要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故C正确。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生石灰和硫磺是涂在树干上,而且也不是植物的养分,故A错误;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故B错误;给树木穿“白裙”可以提升树木美观效果,但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D项。【12题详解】6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故D正确,A、B错误。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大气逆辐射,故C错误。暑假期间,某研究小组对天津市内三种不同状况区域的气温进行实地观测(图a),得出了各区域的昼夜气温变化图(图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图中甲、乙、丙曲线代表的区域分别是A.空旷广场、林荫大道、狭窄街道B.空旷广场、狭窄街道、林荫大道C.林荫大道、狭窄街道、空旷广场D.狭窄街道、空旷广场、林荫大道14.白天,乙区域比甲区域气温低是因为A.空旷开阔的广场利于散热B.茂盛树木的遮荫和蒸腾降低气温C.狭窄的街道难得有太阳光照D.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风带走了热量【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解】空旷的广场由于障碍物少,所以有利于吸热和散热,接近于天然状况,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8月昼夜温差大;且广场多为水泥地面比热容小,因此甲为空旷广场。狭窄街道难得阳光照射,白天温度不高,而晚上又能阻止热量散,气温较高,因此丙为狭窄街道;林荫大道茂盛树林起到遮阴,植物蒸腾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因此乙为林荫大道。故A正确。【14题详解】由上一小题可知,乙为林荫大道,甲为空旷广场,故B正确。北京市居民多在城区工作,职住分离明显。图中公共交通等时线是从城中心出发到达某地需要的时间。7读北京市两个时段的等时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5.图中显示的可达性A.中午比早晨的可达性强B.傍晚比中午的可达性强C.南北向比东西向可达性强D.北部比南部可达性强16.某同学在甲地(天安门前)观看升旗仪式时,发现与一个月之前的升旗时间相同,则半个月之前A.正午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短B.正午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长C.升旗时旗杆影子可能向正西D.升旗时旗杆影子可能向西南【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等时线密集说明交通工具时速慢、交通拥堵。7:30——9:00较12:00——14:00等时线密集,因此中午比早晨的可达性强,故A正确。早晨晚上班高峰,傍晚为下班高峰,因中午比早晨的可达性强,所以傍晚比中午的可达性弱,故B错误。南北向与东西向以及北部与南部等值线的疏密程度相近,因此图中无法判断可达性,故C、D错误。【16题详解】与一个月之前的升旗时间相同说明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或12月22日存在时间对称关系,因此半个月之前应为6月22日或12月22日。若为6月22日,则正午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短,若为12月22日,则正午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长,故A、B错误。北京只有春分和秋分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正西,故C错误。若为6月22日,则日出东北,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西南;若为12月22日,则日出东南,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西北,故D正确。【点睛】第一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等时线”的理解,第二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时间的确定。8水循环过程中,任一区域(或水体)在任一时段内,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差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总体上收支是平衡的。读青海湖水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7.图中M时间段内青海湖的水位情况意味着A.降水量稳定不变B.蒸发量稳定不变C.入湖水量基本稳定D.湖泊蓄水量基本稳定18.1930--1960年期间的水位变化会导致青海湖A.面积扩大B.蒸发水量减小C.降水总量增加D.入湖径流量减小【答案】17.D18.B【解析】【17题详解】图中M时间段青海湖水位无变化,说明青海湖水量稳定,故D正确。由材料可知蓄水量等于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差,因此蓄水量稳定并不说明降水量、蒸发量稳定不变、入湖水量基本稳定,故A、B、C错误。【18题详解】读图可知1930--1960年期间的水位下降,说明青海湖蓄水量减少,因此青海湖面积缩小;湖面缩小,蒸发水量减小,降水总量减少,故B正确,A、C错误。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出湖径流量减小,而非入湖水量,故D错误。2014年3月某省“单独两孩”人口新政落地。有人按照“单独二胎”实施之前的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做出了下图,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19.按人口新政之前的发展,该省2013-2020年A.人口总扶养比一直上升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快后慢20.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十年内,该省A.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答案】19.A20.C【解析】【19题详解】图中左侧的总数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指标,右侧的百分比为抚养比的指标。人口总扶养比=少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所以一直在上升,故A正确。图中体现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先升高后降低,而不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故B错误。2016年为劳动年龄人口的最大峰值,不是总人口的最大峰值,故C错误。根据图中数据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一直是增长的,且增长状况是先慢后快,故D错误。【20题详解】“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短期内会改变人口增长低缓的状况,但不会带来大幅的人口增长,但会使得人口的峰值推迟;十年内新增的人口又成为新增的少儿抚养对象,加大了少儿抚养比,提高总抚养比;老龄化问题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应继续重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十年内新增的人口不会转变为劳动年龄的人口,所以“用工荒”问题不会因此而缓解。故C正确,A、B、D错误。10【点睛】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某校地理科考小组对
本文标题:天津市部分区县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