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白云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三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己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B.宗法制的核心内谷是嫡长子继承制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立嫡长,则天位素定”说明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也反映了西周家国一体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分封的诸侯分裂割据,不能说明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再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唐朝李嘉祐诗曰:“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宋朝苏轼又说:“(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由此可见草市A.唐宋时期开始出现B.打破贸易时空限制C.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受到政府严格管理-2-【答案】C【解析】草市属于民间集市,往往出现于交通发达的地区,草市出现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正确;草市出现于南北朝时期,A错误;.打破贸易时空限制是北宋时期,B错误;草市并不受到政府严格限制,D错误。点睛: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3.《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A.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B.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C.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D.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答案】B【解析】材料中说明宋代南门大街商业经营的类别和种类众多,但是经营都是分类进行,“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体现出品牌的特点,故B正确;宋代打破传统商业模式,故A和C错误;区域经济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4.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3-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①正确;纸币的发行自然也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②正确。根据“流转行使”可见有利于货币的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④正确;根据“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见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排除③,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纸币。【名师点睛】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本类型的题注意运用排除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题意,先找出错误选项,依次排除错误的题肢,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运用排除法时,通常要注意选项表述中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片面性、以偏概全、时间空间不符等说法。如本题题干中“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以推测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纸币“交子”,因此排除③即可。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不仅传承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古今图书集成》;浙东学派黄宗羲;《万树园赐宴图》;②《抱朴子》;书圣王羲之;傅咸《纸赋》-4-③《玄秘塔碑》;定州富人何明远;王建《汴路即事》④《梦粱录》;武器发明家唐福;《石炭并引》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古今图书集成》是康熙年间修订的;浙东学派黄宗羲(1610.9.24-1695.8.12)属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万树园赐宴图》反映了1754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三策凌的壮观场面。②《抱朴子》作者为晋代的葛洪;书圣王羲之为东晋时期书法家;傅咸《纸赋》作于西晋时期。③《玄秘塔碑》为唐代柳公权楷书代表作;定州富人何明远是指唐朝时,定州人何明远特别富有,专以袭胡为业,资财巨万。④《梦梁录》是南宋吴自牧著;北宋武器发明家唐福制作了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等;《石炭并引》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综上所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排除ABD,所以选C。6.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该思想家还提倡A.事异则备变B.无为而治C.仁政D.制天命而用之【答案】D【解析】从材料“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荀子的性恶论,需要建立相应的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制天命而用之也是荀子所提倡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事异则备变是韩非子的观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为而治是老子的观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仁政是孟子的观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5-选D。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7.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答案】B【解析】【详解】鸦片战争英国提出的“协定关税”,是为了满足其工业革命后对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是帝国主义国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行资本输出,抢占世界资本市场的反映。两个不同的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故B项正确。“协定关税”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在华设厂”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故AD不是共同点,可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排除C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故“协定关税”有利于其倾销商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需要扩大其资本市场,因此,允许“在华设厂”便成为西方国家提出的要求。8.按下列诗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②“汹涌鲸波万里平,降幡片片出东瀛。捷音电闪传寰宇,爆竹雷喧起满城。”③“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④“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今日何日,专制死,自由生。”A.③④①②B.③①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①反-6-映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②反映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③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要求处理国贼;④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9.《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方面和社会习俗方面,排除BC两项;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指的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排除D项。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下列哪一宪法文件与上述规定内容有相似之处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中华民国政体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英国-7-《权利法案》确立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材料内容相似,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是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从中明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中华民国政体的类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11.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逐渐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A项错误;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民众开始使用洋货,并不是抵制,C项错误;外来技术的传入破坏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D项错误;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概况12.“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中“欧战”即指的是一战,一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
本文标题: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