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示意各大洲某年人口状况,据此回答下题。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B.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C.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D.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中数据进行计算可知,大洋洲新增人口最少,A项错误,符合题意要求;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B项正确;计算可知,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C正确;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项正确,故答案为A。下图表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3.人口发展变化的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大致是-2-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2.B3.D【解析】【2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计算可知,②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项正确。【3题详解】人口发展变化的过程按时间先后经历了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对应选项可知,正确的排序是②③①,D项正确。读下面调查资料,完成下列各题。4.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B.政治文化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5.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宗教信仰C.气候D.水源【答案】4.A5.C【解析】【4题详解】从湖南到江苏是从内陆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选A。【5题详解】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冷湿,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适宜,阳关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是退休后移居此地,因此是为了享受生活寻找的优越养老地区,选择C。【点睛】-3-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发达国家很多是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就是这种情况。6.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宿迁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题。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人口迁移应符合:①跨越行政区;②时间较长;③定居地的变更。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学满足人口迁移的条件,②③对,C项正确。7.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据此回答下题。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②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③政策鼓励④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4-【解析】【详解】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山东省人口较多,土地资源有限,生存压力大;而东北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故出现了“闯关东”的人口迁移,①④对。春秋战国时期,以农耕为主,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有限,没有大规模的环境难民,②错;由材料可知,政府禁止人口迁移,人们不顾禁令迁入东北,③错,故D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完成下列各题。8.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9.新疆环境承载力较小,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B.科技发达C.开放程度高D.资源丰富10.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①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②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加强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④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外地人口迁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8.C9.A10.C-5-【解析】【8题详解】由木桶的“短板效应”可知,一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当地某种供养人口数量最小的资源,对比四种资源可知,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淡水,C项正确。【9题详解】由材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可知,新疆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A项正确;科技发达、开放程度高、资源丰富的地区环境承载力大,B、C、D项错误。【10题详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悖,不现实也不实际,①错;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②对;加强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③对;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外地人口迁入,只是增加了地区的人口数量,并不能增加环境人口容量,反而会加剧资源消耗,降低环境人口容量,④错,故C项正确。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完成下列各题。1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消费水平C.资源丰富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所以无法估算B.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D.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13.如上图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化表现是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B.城市数量增加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答案】11.C12.B13.C【解析】【11题详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其中资源状况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项正确。【12题详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但是可以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活得舒服”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也会增大或变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目前我国13亿人口未超过环境人口容量,故B项正确。【13题详解】由图例结合图示可知读出,城镇用地不断扩大,反映出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C项正确。14.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题。-7-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误;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错误;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误;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考点定位】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知识拓展】城市化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城市化的动力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8-(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不同发达国家:1.起步早。2.城市化水平高。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1.起步晚,发展快。2.城市化水平较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下图为“某城市所在区域的人口变化统计图”及“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1990年该城市所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为A.20%B.50%C.60%D.80%16.关于该区域图示时间段城市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物种群增加②由缓慢发展阶段进入加速阶段③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④城市人口数量与农村人口数量的差距在缩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读图计算可知,1990年该城市人口为100-80=20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100=20%,故A项正确。【16题详解】从1990—2013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由20%提高到50%,由缓慢发展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可能使生物种群减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农村人口数量减少,二者的差距在缩小,②④对,C项正确。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右图是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左图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有关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A.阴天比晴天热岛效应显著B.各时间段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阴天C.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D.晴天最强时刻与人流量、车流量高峰期吻合18.如图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A.绿地面积B.建筑物面积C.工业化程度D.人口数量【答案】17.D18.A【解析】试题分析:【17题详解】从图中看,晴天曲线起伏大,说明晴天比阴天比热岛效应显著。12:00左右代表晴天的曲线比代表阴天的曲线低,此时间段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晴天;晴天比阴天比热岛效应显著,说明-10-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有关;最强时刻在8:00左右,此时正是人流、车流高峰期,选D。【18题详解】图中显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增加而增强,绿地可缓解热岛强度,随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热岛强度应该减弱,所以,图中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绿地面积,选A。建筑物面积增加不利于热量的散失,工业化程度和人口数量增加,都会产生更多的废热,都会导致城市热岛强度上升。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老城区选址主要考虑的区位自然因素是A.河流B.铁路运输C.气候D
本文标题: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