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2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1、2、3、5、7、8、9、1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6、10、11、12、1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1~2题: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2.单位面积土地植物年截留总量最大的是()A.刚果盆地B.西西伯利亚平原C.华北平原D.印度半岛解析:1.C2.A第1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第2题,年降水量越大、森林覆盖率越高,单位面积土地植物年截留总量越大。故刚果盆地符合题意。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3~4题:23.下列语句能反映图中核心内容的是()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牵一发而动全身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下列现象与图中代号的联系,正确的是()A.①导致刚果河与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差异B.②造成西伯利亚冻土深厚C.⑥塑造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D.⑦造成鄂毕河与恒河的水文特征不同解析:3.C4.C第3题,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图反映出的核心内容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因此能反映图中核心内容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第4题,图中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的影响,刚果河与亚马孙河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文特征主要差异是流速的差异,主要与地形有关;②表示地貌对土壤的影响,而西伯利亚冻土深厚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属于气候对土壤的影响;⑥表示水文(地表径流)对地貌的影响,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是地表径流侵蚀作用造成的;⑦表示地貌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影响河流流向和流速,而鄂毕河与恒河的水文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水量和结冰期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2014年4月13日1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发生森林大火,过火面积约1000亩。下图为攀枝花市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35.图示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山高谷深,开发利用难度大②夏季水热组合好,森林生长快③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迁出多④在建水电站规模大,森林保护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该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一现象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相似性B.差异性C.开放性D.整体性解析:5.A6.D第5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南林区,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开发利用难度大,原始林区保存的较好,森林覆盖率高,①对;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组合好,森林生长快,②对;自然灾害频发,会造成植被破坏,③错;在建水电站规模大,会淹没或破坏某些地区的森林,④错。第6题,森林火险等级高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主要与气候的季节变化有关,说明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48.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弱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度扩展解析:7.C8.B第7题,矿产来自岩石圈,矿产开采对水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A错;②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气候变暖,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氯氟烃化合物,B错;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C对;④表示动植物遗体变为煤炭、石油的过程,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D错。第8题,太阳活动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基本没有关系,A错;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B正确;石灰岩地貌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侵蚀作用增强,C错;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加剧全球变暖,则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扩展,D错。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9~10题:9.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加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①④③②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解析:9.B10.A第9题,由图可知:Ⅰ表示土壤水增多、Ⅱ表示植被覆盖率增加、Ⅲ表示库区蒸发量增大、Ⅳ表示蒸腾加强。第10题,修建水库一方面使得库区土壤水分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使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水面增大,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该图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018·山东济南月考)如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11~125题:1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1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解析:11.D12.B第11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覆盖差;地表侵蚀后导致地表起伏变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第12题,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河流中下游的排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1),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2和图3)。6(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来源。(4分)(2)根据图2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6分)(3)根据图3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文信息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克兰河阿勒泰水文站流量较大,降水却较少,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其补给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水文站水量峰值应发生于7、8月。克兰河上游在阿尔泰山北坡,根据坡向和所处的风带,可以推出其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第(2)题,读图分析,从图中去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读图,克兰河1958~2005年月升温速率(虚线)和月降水变化速率(实线)都是波动上升,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第(3)题,克兰河补给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全球气候变暖,河流径流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提前,水量增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水源不足,到了春季农作物播种时需要水灌溉,水量增大,有利于缓解春旱;也有不利的影响,气候变暖,汛期提前,水量加大,洪灾加剧,同样会导致初夏缺水,影响农业活动。答案:(1)季节性积雪融水;大西洋或北冰洋。(4分)(2)全球气候变暖使克兰河流域降水和气温都表现出波动上升,冬季增温最大,降水增加主要7是在冬季和初春(11月~次年的4月),增加了冬春的积雪量,夏季(5~7月)减少。(6分)(3)气温增加使得汛期提前(河流径流最大月从6月提前到5月),汛期水量变大。(4分)有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春旱。(2分)不利影响:加剧初夏缺水程度;影响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渔业用水;春季融雪山洪灾害加剧。(6分)14.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千米,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图2)。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材料三图1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1)据图1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4分)(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可能原因。(8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8分)8解析:第(1)题,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河流)、植被;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结合地理位置、等高线、河流等信息即可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2)题,题目明显提示“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貌多溶洞和漏斗,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可用于回答“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不冻”说明温度较高,题目中所给的提示“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说明该处可能有温泉出露。第(3)题,考虑湿地对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即可;重点分析湿地对气候、河流、生物的影响。答案:(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且垂直差异明显。(14分)(2)为干谷的原因: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不封冻的原因:位于断层地带,地下温泉水涌出。(8分)(3)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长江提供水源;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8分)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2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