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2019年央视春晚《“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形成三个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增长B.人口基数C.自然环境D.人口迁移2.下列关于三个地区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A.2005年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B.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C.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出到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D.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低【答案】1.B2.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1题详解】结合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根据表格中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东部大于中西部,判断形成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故B项正确。【2题详解】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劳动力人口迁入,故A项错误;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因为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迁出,故B项错误;人口年轻化指0—14-2-岁人口比重大,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沿海人口结构将不会年轻化,故C项错误;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D项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4.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用工成本上升B.青壮年人口增加C.老龄人口增加D.人才外流严重【答案】3.C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3题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5年时为零,此时劳动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之后增长率为负数,说明2015年之后劳动人口开始减少,即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故选C。【4题详解】读图可知,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少,用工成本上升,A对。青壮年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BC错。劳动力数量减少,不会导致人才外流,D错。故选A。读我国农村地区2017年人口结构图(横坐标为百分比,纵坐标为年龄),完成下列各题-3-5.该地区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增加C.留守儿童较多D.性别比例失调6.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较高B.劳动力外迁较多C.农村就业率较高D.工业化进程迅速7.应对该地区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答案】5.C6.B7.B【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图和人口迁移的影响。【5题详解】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人口结构图可知该地区青少年所占比例低,劳动年龄人口少,可能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儿童大量留守。C正确。【6题详解】有图可知,该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留守儿童较多,说明此地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化进程缓慢,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外迁较多。B符合题意。【7题详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必须加强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依赖粮食进口,不能作为最主要措施,故A、C选项错;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多和经济收入高等-4-原因,外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难以重新再回流至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故D选项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可以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是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合理措施。B正确。【点睛】该题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在仔细分析所给图表的基础上得出答案.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四个地区2013年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9.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性别比C.年龄构成D.职业构成【答案】8.B9.D【解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较低;但并未达到负增长水平;新增加人口数量大,但0-14岁人口比重较低。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并呈现老龄化加快趋势。故选B。-5-【9题详解】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影响未来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但与劳动人口的性别比、年龄构成无关。由于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出生人口增加,与少儿相关的职业需求大,所以最先影响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故选D。考点: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政策的影响【名师点睛】人口金字塔的判读:1.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口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如上图1。(2)成年型(稳定型),除极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人口部分急剧收缩,如上图2。(3)老年型(衰退型),年轻人口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如上图3。2.判读步骤:(1)读构成。即读图读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定类型。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对应“低低低”型人口增长模式。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6-10.A、B、C分别代表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1.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A.交通干线经过B.人口稠密C.距离市中心近D.地形平缓【答案】10.C11.A【解析】【10题详解】一般而言,由市中心到郊区随着地租的降低依次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城市中心地价高,商业区付租能力强,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心,则A为商业区;住宅区付租能力次于商业区,距城中心较近,且有一定分布面积,则C为住宅区;工业区付租能力较弱,对环境污染较大,主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则B为工业区,故选C。【11题详解】交通干线往往会引起附近地区地租的上涨,使地租等值线沿交通干线延伸方向向外突出。M处地租等值线向外突出,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这与交通线的分布具有相似性,故选A。半城镇化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7-注: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与半城镇化率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A.人口密度B.第二、三产业比重C.户籍政策D.城乡差异13.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生活成本低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③环境优美④收入水平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12.A13.B【解析】本题以半城镇化率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2题详解】从材料可知,半城镇化的表现是“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异,选D。【13题详解】甲地为长三角地区,该地基础设施完善,收入水平高,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强,人口向该地区城市迁入快,造成半城镇化率高,②④正确;长三角地区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高,①错;环境优美与此无关,③错。故选B。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14.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A.东部B.东南部C.北部D.西南部15.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答案】14.A15.D【解析】【14题详解】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们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图中卧城应在③处,位于东部。故选C。【15题详解】①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流动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少夜多,应是人们上班区(比如工厂);③处昼少夜多,为卧城,属于居住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白天来购物,晚上要睡觉。故选A。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街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回答下面小题。16.城市的住宅小区,其位置选择一般考虑的因素是()A.靠近市中心,交通出行便利B.靠近市中心,商品房售价高C.到市中心距离适中,环境适宜D.靠近城市外围,土地资源充足17.逐步拆除围墙,打开封闭的居住小区和单位大院,其主要好处是()①共享社区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9-②将社区道路融入城市路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③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解决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④促进居住与商业、服务业结合,形成综合性生活社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16.C17.B【解析】试题分析:【16题详解】城市的住宅小区,其位置选择一般考虑的因素是到市中心距离适中,环境适宜,方便购物和居住,C对。靠近市中心,地价越高,适宜做商业区,不是住宅小区,A、B错。靠近城市外围,土地资源充足,距市中心太远,购物不便,D错。【17题详解】逐步拆除围墙,打开封闭的居住小区和单位大院,其主要好处是有利于共享社区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①对。没有将社区道路触入城市路网,社区人口密度大,不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②错。利于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解决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③对。促进居住与商业、服务业结合,形成综合性生活社区,④对。B对。C与B相同,A、D错。考点:影响住宅区的区位因素,推广街区制的作用。【名师点睛】住宅区的主要功能是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其区位选择一般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购物,又便于上班工作。推广街区制,不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是将社区道路进入城市路网。18.下面图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在图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10-B.城镇化进程进入初期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及特征。【详解】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城市占地面积扩大,城市总人口数量增加,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最主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百分比),图中由A到E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城市化不断发展,由E到F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减小,说明城市部分人口离开城市,即逆城市化。故选C。【点睛】世界城市化进程规律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1-19.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C.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20.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B.2010年约为50%C.2030年超过9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答案】19.C20.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19题详解】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20%,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C正确。【20题详解】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
本文标题: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4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