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江汉油田广华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湖北省江汉油田广华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读“地球、月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1级B.2级C.3级D.4级2.月球上没有生命,其原因之一是月球A.与太阳距离太远B.无昼夜更替现象C.没有丰富液态水D.宇宙环境不安全【答案】1.B2.C【解析】试题解析:【1题详解】图中体现出了2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正确答案选B。【2题详解】与地球相比,月球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正确答案选C。【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小。(1)掌握天体系统的概念并结合图中反映的信息判断。(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存在生命的条件,如下: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3.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4.下列城市最不适宜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是A.北京B.重庆C.上海D.拉萨【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①长江中下游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错误)③推导不对,离太阳距离差不多,都是特别远(错-3-误)【4题详解】重庆是“雾都”太阳辐射少。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已有多幢大楼倒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莫霍面B.岩石圈C.下地幔D.软流层6.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5.B6.D【解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5千米。位于地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成为岩石圈,所以震源也位于岩石圈,B项对。【6题详解】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AC表示的是板块生长边界,B表示两个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考点:地球圈层结构、板块构造学说【知识拓展】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板块运动张裂相撞-4-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示7.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①A点比B点气压低②B点比D点气压高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④C点比D点气压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面气压的判断首先可以知道,近地面的气压要比高空气压更高,如上图中,AC的气压要比BD更高,而BD是处在同一条等压线是,所以两地的气压是相等的,同一垂直面,-5-近地面的C要比高空的D气压更高,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气压的判断。8.下列箭头能代表北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自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故②③错误;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故A项正确,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全球风带的分布及特点9.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A.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①图雨热不同期,7月温度高,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②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③降水量在600mm—800mm之间且降水变率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雨热同期,是温带季风气候;④雨季长,降水量大,雨热同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6-右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A.北半球,低气压B.北半球,高气压C.南半球,低气压D.南半球,高气压11.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图示天气系统相关的是A.梅雨B.伏旱C.台风D.沙尘暴【答案】10.B11.B【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为高压中心,气流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为北半球的反气旋。【11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和反气旋有关,所以B正确。【知识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015年第2l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图为地表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人类影响大气中C0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13.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7-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答案】12.D13.C【解析】【12题详解】人类工业生产和汽车使用过程中需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应图中的④环节,D正确。【13题详解】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C正确;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变化不确定,有的纬度会增加,有的纬度可能减少;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扩大;全球火山地震发生受内力作用影响,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的影响①旱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②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物种减少。(4)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受益,中低纬度地区受损。(5)对人类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读图,回答下列小题-8-14.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15.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夏季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冬季【答案】14.A15.D【解析】【14题详解】读右图,可以看到,河水补给两侧的地下水,说明河流此时是汛期,水位高。根据左图信息判断,该河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河流是汛期,说明南半球是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吹西北风,A对。B、C、D错。【15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甲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所以汛期主要是在当地的冬季,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读“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9-16.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17.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答案】16.C17.B【解析】【16题详解】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方向。根据洋流方向可知: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②洋流为南半球寒流。故选C。【17题详解】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都向高温方向弯曲,都为寒流;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在南半球为秘鲁沿岸,题中所述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比正常年份减少,而秘鲁、智利沿岸降水异常增多,出现洪涝,而且由于秘鲁寒流减弱,浮游生物减少,造成秘鲁渔场减产,ACD错误,B正确。故选B。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8.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10-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19.珠江流域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③污染浪费严重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18.D19.C【解析】试题解析:【18题详解】引起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9题详解】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的时空不均的措施。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夏季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分布均是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解决时间不均可以修建水库,调蓄洪水;解决空间不均可以跨流域调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名师点睛】考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从人为原因和降水的季节和空间分布考虑。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读某推覆构造示意图(左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小题。20.右图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A.f→甲B.a→丙C.d→丁D.e—戊21.飞来峰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11-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答案】20.C21.A【解析】【20题详解】从图中看出飞来峰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因此它为沉积岩,由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形成,故选C项。【21题详解】从飞来峰的岩层序列及形态看出,该岩体实际是左侧岩体的一部分,上面的两个岩体是下面褶皱构造的一翼,受水平推力向右侧位移了,因此该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水平挤压导致上面岩体离开褶皱构造,并形成断层面和上覆体,后来经过外力侵蚀,形成图中的谷地。故选A项。读四幅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22.图中各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冰川侵蚀B.乙——流水沉积C.丙——流水溶蚀D.丁——断裂下陷23.与丙图地貌成因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岩石以变质岩为主B.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C.生物多样,风力作用强D.成因与云南石林完全不同【答案】22.C23.B【解析】试题分析:【22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珠穆朗玛峰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B错。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形成的,C对。壶口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错。故选C。-12-【23题详解】丙图地貌为石灰岩受到流水溶蚀形成的,当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A错。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所以该地区降水较多,B对。外力作用以流水为主,C错。其形成原因与云南石林相同,都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形成,D错。故选B。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回答下列小题。24.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25.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答案】24.B25.B【解析】试题分析:【24题详解】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该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故选B。【25题详解】根据水、气、油的密度进行判断,①位于最上方,为气,③位于最下方,密度大,为水。故选B。考点:地质构造了解地质构造的意义【方法总结】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1)根据岩层的
本文标题:湖北省江汉油田广华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