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含解析)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2.C【解析】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不到图示景观。故选A。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故选C。读下面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3-4题。3.这里“不同时期”应该是指A.夏季和冬季B.湿季和干季2C.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D.间冰期和冰期4.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3.D4.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乙图显示的植被与甲明显不同,乙时期气候变得干旱;大陆冰川范围明显增大,故乙为冰期,甲为间冰期。4.该区域反映了自地中海至北冰洋的水平分异,因此为纬度地带性规律。驯鹿是一种迁徙动物,春天一到,使离开越冬地往北迁往繁育地。下图为“加拿大驯鹿迁徙路线图”。读图回答5-6题。5.驯鹿的越冬地和繁育地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苔原C.苔原、冰原D.亚寒带针叶林、苔原6.影响驯鹿越冬地和繁育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洋流分布D.地面状况【答案】5.D6.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加拿大北部为苔原气候,往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D正确。6.驯鹿越冬地和繁育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差异造成的,为纬度因素,B正确。我国东北草类多生长在河谷附近,森林多分布在山地;而青藏高原草地多分布于高原,森林多分布在藏南河谷地区。完成下列7-8题。37.两地森林和草地的分布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分异规律B.干湿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8.东北地区的河谷不适宜森林生长的原因是A.冻土分布B.热量不足C.地表潮湿D.谷地地形【答案】7.D8.A【解析】7.我国东北草类多生长在河谷附近,森林多分布在山地,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而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草地多分布于高原,森林多分布在海拔更低的藏南河谷地区。纬度分异规律是由于热量的差异造成南北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A错;干湿度分异规律是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形成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B排除;垂直分异规律是在同一座山的不同海拔,可排除C;地方性分异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符合地方性分异规律,选D。8.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中国东北部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一带,它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的最南突出地带,属于中高纬型多年冻土。在各种地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该区多年冻土已经形成以谷地为中心,具有地温低、冻土厚度最大以及分布面积广泛的基本特征,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可排除。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9-11题。9.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10.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4A.使用频率较高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D.盐碱化程度高11.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9.B10.D11.C【解析】9.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对。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错。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错。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错。10.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对。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错。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错。11.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C对。不能体现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A、B、D错。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12-13题。12.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西部B.东部C.南部D.北部13.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A.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一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C.草原一荒漠草原一森林一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一草原一森林草原一森林【答案】12.C13.A【解析】12.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5区域植被覆盖程度。指数越大,植被覆盖程度越低。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南部,干旱指数最低,C对。西部、东部、北部指数较大,A、B、D错。13.图示地区干旱指数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说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根据不同植被的耗水量,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A对。B、C、D错。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14.随着海拔上升,该地()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C.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15.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土壤变化D.坡度变化16.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化改变了()A.气温条件B.蒸发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答案】14.C15.A16.D【解析】14.读图可知,随着海拔上升,该地木本植物丰富度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不是逐渐减少,中间有反复,故排除AB;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少,在3100米后增加的趋势,C对D错。故本题选择C。15.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同比下降6摄氏度,所以受热量条件变差的影响明显,读图可知,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总体随海拔的上升呈减少趋势。降水变化,土壤变化和坡度变化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本题选择A。16.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在海拔3100米以上增多,说明草本物种生存条件在某些方面变好,由图看出该海拔段木本植物丰富度急剧减少,说明木本植物生存条件变差。由于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该海拔段木本植物的减少,从而减少了遮挡,使得草本植物获得了更多的光照,所以草本物种增多。气温条件、蒸发条件和降水条件不是该段草本植物在木本植物减少的情况下,丰富度增多的原因。故本题选择D。珠穆朗玛峰每年五月左右都会迎来大批喜欢冒险的登山客,目前有两条最适合的登顶线路,一是从南6坡尼泊尔一侧登顶,二是从北坡西藏一侧登顶。据此完成下面17-19题。17.从南坡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海拔约1400米)攀登珠峰的登山客不可能看到的自然带是A.常绿硬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高山针叶林带D.高山灌木林带18.北坡线路严格限制攀登珠峰人员的资质,主要目的是A.便于机构管理B.保护珠峰环境C.缩短登顶时间D.确保人员安全19.每年五月左右最适宜攀登珠峰,主要因为此时A.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B.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C.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D.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答案】17.A18.D19.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17.珠穆朗玛峰南坡山麓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从山麓往上依次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灌木林带等,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不可能看到,故选A。18.北坡从西藏出发,南坡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攀登珠峰,出发地海拔相对较低,救援条件相对较好,北坡危险性更高,故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北坡线路严格限制攀登珠峰人员的资质。选D。19.五月太阳高度不是最大,A错误。白昼时段不是最长,B错误。春夏之交,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C正确。冰雪消融多,线路不安全,D错误。故选C。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C,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0-22题。20.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21.“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7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22.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多B.海拔高C.气温低D.光照强【答案】20.C21.A2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高原西南的气候特点及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20.西藏每年4-6月属于雨季前夕,降雨量较小,6月底及7月初开始进入雨季高峰,降雨量大,因此7-9月最可能为产量最大的季节;C正确;1-3月为旱季,A错误;4-6月雨季刚开始,松茸发育较小,不适合采摘,B错误,10-12月雨季结束,当年松茸采摘完成,D错误。21.材料中提到“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因此冰舌深入的森林应该是最靠近冰原带的,针叶林是最可能的,A正确;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植被,其分布的海拔高度低于针叶林,B错误;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一般属于亚热带植被,其海拔分布低于落叶阔叶林,CD错误。22.冰川发育不仅受气温影响,还受降水控制;气温决定了冰川的消融,降水量决定冰川的积累。波密正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高大的山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造成降水极为丰沛,雪线附近年降水量估计可达2500—3000毫米,这正是巨大冰川发育的主导因素,雪线海拔较低,冰川的海拔低,发育了数量和规模巨大的冰川,巨大的推进力使冰舌沿沟谷自上而下穿越了草原带和苔原带,直达森林带,A正确;山地海拔低顶部可能缺少苔原带和草原带,但是图示区域山地海拔很高,不会因海拔高缺少自然带,B错误;草原带和苔原带一般分布在高海拔、气温低的山地顶部,因此气温低不会造成草原带和苔原带缺少,C错误;光照对自然带的影响不大,D错误。雪线是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是依据我国某山地众多山峰雪线的高度绘制而成的雪线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武夷山C.南岭D.横断山824.27°N附近亏线低,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B.纬度C.坡向D.植被25.图中30°N附近山麓地带可能为A.湿热环境B.干冷环境C.千热环境D.冷湿环境【答案】23.D24.A25.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雪线的影响因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