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时跟踪检测(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1.B2.A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能源问题,而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故选B。第2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故选A。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3~4题。3.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2C.冶金工业D.采掘工业4.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电—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3.D4.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工业增加值中以采掘业为主,选D。第4题,山西煤炭和铝土矿资源丰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选B。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据此完成5~6题。5.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便利6.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5.B6.A第5题,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雨季短,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不足;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故水资源短缺是两地发展煤炭工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第6题,新疆在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7~8题。7.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3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8.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A.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C.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解析:7.A8.C第7题,两图反映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不能表示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A不能得出,选A。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B对。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C对。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D对。第8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重增大,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C对。不能表现煤炭的开采水平提高,A错。不能表现交通运输、煤炭经济效益的变化,B、D错。读下图,完成9~10题。9.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9.A10.B第9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10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一、选择题4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1~2题。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交通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解析:1.C2.B第1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第2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3~4题。3.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4.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5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3.C4.D第3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第4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5~6题。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①四川②河北③福建④辽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5.D6.B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四川两省区资源丰富,但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资源诅咒”省区。第6题,山西省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炭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6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读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变化图,回答7~8题。7.比较两幅图可知,关于20世纪90年代该省焦化企业情况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规模小B.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C.分散、数量多D.产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8.该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最直接措施是()A.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B.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C.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D.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产业园区环境治理解析:7.D8.C第7题,两幅图中,1994年表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从图中可看出,焦化企业规模较小、分散、数量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产业运输以公路为主。第8题,题中说是在运输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C正确;其他答案不是在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二、综合题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年份200520082012GDP/亿元14002200400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3∶86∶114∶82∶144∶81∶15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27972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7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解析:第(1)题,分析表可知,大庆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于80%,但一直在下降,且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在70%以上,占主导地位,但也在不断下降。第(2)题,根据材料一中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表中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材料二中玉门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油开采造成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锐减等信息组织答案,特别注意题中强调的资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第(3)题,主要根据大庆和玉门的位置,结合两城市地理环境特征解答。第(4)题,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予了这些地区一些优惠政策,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第(5)题,因地制宜是地理的一种重要思想,就是根据当地区位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8
本文标题:2019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五)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