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绥滨一中2018——2019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理科地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生物学规律B.婚姻生育观C.医疗卫生条件D.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越大则人口增长速度越快;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的变化,从而决定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进而导致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因此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物学规律、生育观念和医疗卫生条件能够影响人口的增长,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B、C错D对。2.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2-【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生率的高低,A错误;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B正确;④期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且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小,C错误;③和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C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3.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④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人口低速增长的影响【详解】欧洲不少国家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人口增长极其缓慢,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青少年人口比重很小,劳动力不足。欧洲经济发达,医疗保健水平高,生命保障制度完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妇女生育年龄推迟,世代交替减缓。故①、③两项正确,②、④两项错误,B正确。【点睛】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欧洲人口低速增长带来影响的分析能力。4.据广州市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答案】B【解析】-3-【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提前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详解】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故为人口合理容量.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理解即可.5.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深圳实现GDP的增长,需要更多劳动力的投入,限制人口进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第一产业经济附加值低,深圳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项错误;单纯的经济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土地问题,D项错误;深圳的发展缺乏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B项正确,答案选B。考点:城市问题及解决措施.【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面积减少,能源,资源短缺,压力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对应的解决措施.深圳实现GDP的增长,需要更多劳动力的投入,限制人口进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进行资源的区域调配,能够缓解资源紧张;深圳经济发达,不再适合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单纯的经济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土地问题.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6.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高低”模式B.“三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增长上升模式7.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人口迁移D.经济发达8.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6.B7.C8.D【解析】【6题详解】根据材料上海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自然增长率小于0,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即“三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该题选B。【7题详解】人口总数的变化与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相关,上海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虽然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人口总数上升,所以其人口增多应取决于人口的迁移,故该题选C。【8题详解】根据上题上海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迁移,上海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能够吸引人口迁入,即经济因素是吸引上海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故该题选D。-5-【点睛】9.2018年春节前在从山东淄博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内容如下,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我此次是到北京旅游”B.乙:“我去北京定居,和孩子一起生活C.丙:“我到北京洽谈业务”D.丁:“我到北京参加春晚直播”【答案】B【解析】【详解】旅游、出差、观看春晚等没有长时间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A、C、D错;到北京定居,改变了居住地,属于人口迁移,B对。【点睛】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征: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划);居住地变更(改变居住所在地);时间较长(1年以上)。10.我国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的方向是()①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疏地区②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贫穷区到发达区③人口的基本流向是从东部、沿海城市流向中西部、内地、工矿区④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是人口主要输入地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的流动方向是:从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贫穷区到发-6-达区、从中西部、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工矿区,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是人口主要输入地,故②④对,③错;东部人口密集中西部人口较稀疏,①错,故选D。【点睛】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人口迁移规模较小,以组织性迁移为主,迁移方向为由东部到中西部、边疆地区,由城市到农村地区;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和流动规模扩大,以自发性迁移为主,迁移方向为由中西部到东部、由内陆到沿海、由农村到城市。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A.生育时间缩短B.较高的出生率C.亲子年龄差距增大D.较高的死亡率12.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A.鼓励垦荒B.奴化民众C.增加劳动力D.顺应民意【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材料中男16岁、女14岁进行婚配属于早婚类型。这回使生育时间延长并提高出生率,同时由于生育时间较早会缩短亲子年龄,这与死亡率无关。故选择B。【12题详解】我国古代人口数量不足,同时又以农业生产为主缺少劳动力,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增殖,C正确。13.下列有关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B.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C.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D.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答案】B-7-【解析】【详解】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A、C、D错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许多优秀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的,故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传统性,B正确。14.我国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对“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C.受宗教的影响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分析,“421”家庭的形成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的,故A正确。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鼓励生育,孩子数量一般较多,故B错误。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故C错误。婚姻不够稳定难以形成题目中提到的稳定的家庭结构,故D错误。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上的人口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社会发展使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工商业者在传统中国遭受贬斥的原因是()A.被认为不能增加社会财富B.是被统治阶层C.四海为家,居无定所D.不能使劳动力增殖16.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B.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C.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8-17.与目前“四海为家”基本无关的是()A.工业化步伐加快B.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C.改革开放的深入D.“生态难民”【答案】15.A16.C17.D【解析】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选择、生育观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15题详解】“士”“农”“工”“商”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工商业者则被认为不是财富(粮食)的创造者而遭到统治者的贬斥。故选A。【16题详解】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殖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故选C。【17题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封闭的社会环境被彻底打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推进了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故工业化、城镇化、改革开放的深入都促进了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四海为家”,A、B、C有关;生态难民是指由于全球的生态状况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资源危机和海洋环境破坏等,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从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地区的人们被迫离开自己长久的居住地而四处迁徙,D无关。故选D。18.下列关于城市的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小,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大B.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同之间有明确的界线C.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D.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少,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多【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的服务范围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及其城市服务等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9-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因此,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同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因此,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因此,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熟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服务范围的相关基础知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A.M点B.E点C.F点D.P点20.该地市选择在图示的东部地区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该决策主要是为了A.提高土地利用收益B.提高地租支付能力C.改善东部交通条件D.改善部分人群住房条件【答案】19.A20.D【解析】【19题详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