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22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北京市22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某课题小组以“本尼迪特试剂作用下溶液出现颜色反应的时间”为指标,探究比较不同成熟程度的柚汁中还原性糖的含量,鉴别的特征是溶液显现A.蓝色B.砖红色C.紫色D.橙黄色【答案】B【解析】【分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还原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为红黄色(沉淀)。【详解】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测定还原性糖时,还原性糖在这种碱性溶液中能将Cu2+还原为Cu+,Cu+再与OH-合成黄色的CuOH,加热后,CuOH即变成红黄色(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故选B。【点睛】掌握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方法和现象便可解答本题。2.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B.系统素分子内含18个肽键C.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D.系统素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答案】A【解析】【分析】1、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在碱性条件下,肽键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详解】A、系统素中具有肽键,肽键遇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2B、系统素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分子中含有17个肽键,B错误;C、据题意可知,系统素是通过活化植物体蛋白酶抑制基因达到效果的,并没有抑制基因的表达,C错误;D、系统素释放出来后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相当于“抗原”,无法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错误。故选A。【点睛】利用题干中所给条件,如:“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等,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关键。3.下列关于细胞中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不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B.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都为主动运输C.水在细胞中既能参与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C【解析】糖类中的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胞膜的外侧也含有少量的糖类,A错误;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状态存在,其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如兴奋产生与传导时,钠离子和钾离子可以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B错误;水在细胞中既能参与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C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错误。4.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某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当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时,该区域荧光会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3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某区域荧光斑点消失后能够恢复,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详解】A、据题意可知,某区域荧光斑点消失后能够恢复,说明被荧光标记的某种化学成分在运动,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B、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上的某种组成成分的结合,B正确;C、该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物质的跨膜运输,所以从荧光恢复的速率无法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错误;D、从荧光消失到恢复的这段过程可以计算出荧光恢复的速率,然后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D正确。故选C。【点睛】从题干在获取相关信息,结合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便可。5.下图是浆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①②④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B.结构③⑤在该细胞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C.结构④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D.浆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①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仁。【详解】A.结构①线粒体、②内质网、④高尔基体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A正确;B.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连续分裂的能力,故结构③中心体和结构⑤核仁在该细胞中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B错误;C.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细胞中结构④高尔基体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C正确;D.浆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线粒体的有氧呼吸,D正确。故选B。【点睛】分析题图,明确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不具有...的功能是A.提供能量B.运输物质C.催化反应D.识别信息【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详解】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如载体蛋白;有的能起催化作用,如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酶;有的具有识别信息的作用,如受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能提供能量。故选A。【点睛】识记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5D.线粒体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器的功能名称功能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坚挺溶酶体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无膜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中心体一般认为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详解】A、并非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均是叶绿体,例如蓝藻,A错误;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可来自线粒体,也可来自细胞质基质,C错误;D、丙酮酸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产物,D错误。故选B。【点睛】识记各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结合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有氧呼吸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便可。68.南京古生物所等在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下列研究结果中最能支持该生物群是真核生物的证据是A.多数细胞中只有一个核状结构B.未分裂母细胞中有两个核状结构C.核状结构位于细胞中央D.核状结构具有膜【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主要区别是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此特点可作为判断细胞类型的依据。答案选D。9.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b点时停止吸水,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bc段细胞液浓度上升,说明细胞失水。【详解】A、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因此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错误;B、bc段细胞液浓度上升,说明b点时细胞开始失水,故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7C、c点明显低于a点,说明bc段细胞开始失水,但没有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D、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10.小明分别对紫藤的绿叶和黄叶进行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图。对该实验结果说明合理的是A.②是紫藤绿叶的色素分离结果B.结果②表明叶片研磨不充分C.紫藤黄叶中缺少叶绿素D.紫藤黄叶中缺少类胡萝卜素【答案】C【解析】A.紫藤的绿叶中含有4种色素,经提取、分离后可出现4条色素带,应为图①,A项错误;B.如果叶片研磨不充分,则提取到的色素量少,经分离仍有四条色素带,B项错误;C.图②缺少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条色素带,说明紫藤黄叶中缺少叶绿素,C项正确;D.图②中只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色素带,应是紫藤黄叶的色素分离结果,D项错误;答案选C。11.下图表示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①、②表示过程,X、Y表示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8A.①是糖酵解B.X是丙酮酸C.②中会产生[H]D.Y是H2O、O2【答案】D【解析】【分析】对题图分析可知,X是丙酮酸,Y是CO2,①过程是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包括丙酮酸分解生成CO2和二碳化合物的过程及②过程。【详解】AB、X是丙酮酸,①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糖酵解过程,AB正确;CD、过程②中,二碳化合物分解会生成[H]、CO2和ATP,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需氧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便可解答本题。12.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滤去析出物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C.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D.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较差,故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DNA在浓度为0.14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DNA析出,应该去除滤液,A错误;根据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以及对酶的耐受性不同,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B正确;9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要经过沸水浴才能呈现蓝色,C错误;由于DNA不溶于酒精,蛋白质溶于酒精,因此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以进一步纯化DNA,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使用的菌种细胞中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和DNAB.三者制作过程中的最适温度相同C.仅果醋制作要密封装置,其他两者制作均需提供O2D.与果酒、果醋相比,腐乳制作中需要经过后期发酵【答案】A【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
本文标题:北京市22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