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期末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地理部分本试题卷共12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花炮制作的重要原料是火硝和爆料纸等,其中火硝采自湿润的酸性泥土,爆料纸由优质竹木和稻杆加工而成。湖南省浏阳市的花炮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品久负盛名,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浏阳企业开发研制的花炮更是给全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盛宴。近年来,浏阳花炮企业在欧洲、南美等13个国家都建有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历史上浏阳花炮制作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原料来源广泛B.制作技术精湛C.劳动力数量多D.水陆交通便利2.浏阳花炮企业在欧洲、南美等地建生产基地的目的是A.提高生产技术B.打开国际市场C.接近生产原料D.降低生产成本【答案】1.A2.B【解析】花炮制作的重要原料是火硝和爆料纸等,历史上浏阳花炮制作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来源广泛。浏阳花炮企业在欧洲、南美等地建生产基地的目的是打开国际市场。技术来自浏阳当地,国外建立生产基地,不能提高生产技术。【1题详解】花炮制作的重要原料是火硝和爆料纸等,其中火硝采自湿润的酸性泥土,爆料纸由优质竹木和稻杆加工而成。历史上浏阳花炮制作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来源广泛,A对。制作技术精湛是技术成熟后的特点,不是兴起的原因,B错。劳动力数量多、水陆交通便利与花炮制作兴起无关,C、D错。【2题详解】浏阳花炮企业在欧洲、南美等地建生产基地的目的是打开国际市场,B对。技术来自浏阳当地,国外建立生产基地,不能提高生产技术,A错。当地原料丰富,劳动力廉价,在国外建立生产-2-基地,与接近生产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无关,C、D错。冰川物质平衡(即冰川物质收支)是联系气候和冰川变化的纽带,是冰川对所在地区气候状况的直接反映。下左图中的甲岛是国际上监测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的重点区域之一,下右图示意甲岛某冰川物质的冬夏平衡。甲岛终年多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导致甲岛多雾的原因是A.气候暖湿,沿岸寒流降温B.太阳辐射较强,蒸发旺盛C.暖流增温增湿,遇冷凝结D.昼夜温差大,辐射逆温强4.据图推断甲岛A.冰川面积扩大B.冰川储量减少C.海拔持续升高D.夏季降水减少5.造成甲岛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气温C.洋流D.大气污染【答案】3.C4.B5.B【解析】【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甲岛是斯瓦尔巴群岛,纬度高,气温低,东南部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导致甲岛多雾的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遇冷凝结,C对,A错。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较弱,蒸发弱,B错。属于极地气候,终年严寒冷,昼夜温差小,D错。【4题详解】根据图中甲岛冰川物质冬夏平衡曲线,冬季正值较小,夏季负值较大,说明夏季融化量超过-3-冬季积累量,甲岛的冰川储量减少,B对。冰川面积减小,A错。甲岛海拔没有明显变化,C错。夏季冰川减少的多,说明融化较多,不能体现降水减少,D错。【5题详解】造成甲岛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B对。气候类型不变,降水没有明显变化,A错。洋流没有改变,C错。大气污染不是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滴灌是现代农田灌溉及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目前,滴灌技术在我国推广很难。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滴灌技术应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该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输水管道坡度B.营造田园景观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减轻病虫害7.滴灌技术最适用的农作物是A.高粱B.玉米C.小麦D.葡萄8.目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滴灌技术推广的限制性社会经济因素是A.水资源不足B.农业科技落后C.信息交流不便D.经济成本较高【答案】6.C7.D8.D【解析】【6题详解】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对。与降低输水管道坡度无关,A错。营造田园景观不是滴灌的主要目的,B错。对减轻病虫害作用不大,D错。【7题详解】-4-滴灌技术最适用的农作物是葡萄,可以在作物根部进行滴灌,D对。高粱、玉米、小麦属于大田作物,产值相对较低,滴灌投资成本太高,且不便耕作,适宜进行喷灌,A、B、C错。【8题详解】目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滴灌技术推广的限制性社会经济因素是设备投资的经济成本较高,D对。水资源不足是采用滴灌技术的自然原因,A错。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快,农业科技落后、信息交流不便,不是滴灌技术推广的限制因素,B、C错。【点睛】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高粱、玉米、小麦属于大田作物,产值相对较低,滴灌投资成本太高,且不便耕作。水资源不足是采用滴灌技术的自然原因。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A.针叶林、高山苔原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10.图中海拔1800--2000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A.干旱、寒冷、大风B.坡度大,易被流水侵蚀C.寒冷、贫瘠、大风D.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11.研究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带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该现象表明A.植被演替停止B.苔原带下侵C.岳桦林带下侵D.岳桦林带上侵【答案】9.A10.C11.D-5-【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且长白山位于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山地的基带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1800米以上,应为落叶阔叶林之上的植被即针叶林,乙以上为高寒荒漠,而高寒荒漠带应该位于苔原带之上,据此选A。【10题详解】材料中“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说明植被抗风且土壤贫瘠,必须扎根深处才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区域纬度高、海拔高,寒冷的环境使得植物匍匐生长更容易成活,据此选C。【11题详解】题干中“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海拔低处先出现岳桦林,海拔高处后出现岳桦林,这说明岳桦林带不断向高处迁移,据此选D。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上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00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每年将上游来水的60%分给下游),此后,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于制种玉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1)分析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气候因素。(2)说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6-(3)分析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原因。【答案】(1)该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光热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积累的养分多;一年一熟,生长周期长;气候干旱,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害虫生存与繁殖)。(2)“乌江贡米”单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外地引进的高产大米经济效益较好;分水制导致张掖农业用水减少,制约水稻种植(水稻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减少;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乌江贡米品质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优质大米的市场需求增加;种植乌江贡米有助于利用品牌效应,拓展高端市场;保护乌江大米传统品种和传统品牌。【解析】【详解】(1)读图,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光热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积累的养分多。一年一熟,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气候干旱,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过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害虫生存与繁殖,作物病虫害少。(2)“乌江贡米”单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从外地引进的高产大米经济效益较好。上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黑河实行分水制,每年将上游来水的60%分给下游,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分水制导致张掖农业用水减少,不利于水稻种植,水稻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减少。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种子繁育农业。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3)乌江贡米品质好,名气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优质大米的市场需求增加。种植乌江贡米有助于利用品牌效应,拓展高端市场。恢复“乌江贡米”生产,有利于保护乌江大米传统品种和传统品牌。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材料二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和疾病的绿色生长环境。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7-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答案】(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2)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3)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4)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解析】【分析】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为主,土层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8-【详解】(1)根据图示河流注射,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为主,土层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所以两地差异是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2)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组成。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和疾病的绿色生长环境。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果蝇很少,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3)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产量、质量方面分析,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4)土壤变薄,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措施主要从植被保护、生产规模、游客数量、宣传教育等方面考虑。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合理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14.
本文标题: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