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
1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该岛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气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在10℃。苔原是冰岛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3.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A.玄武岩B.大理岩C.页岩D.石灰岩4.冰岛的活火山带东西两侧的板块分别是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2图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5.甲地流水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0月6.影响图中居民点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交通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①B.②C.③D.④8.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3A.B.C.D.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一组驼队在塔里木盆地中部某地行驶,右侧有一排新月形沙丘,与行驶大致平行。读图,回答下题。9.拍摄此景观时,其面向的方向可能是()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10.从上述景观可知,此前该地盛行的风向是()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4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发生联系D.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2.图中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A.区域面积的大小B.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C.区域年降水量的多少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展现了巴西人的崭新理念。南北两个人工湖几乎拥抱这整个城市。市区无工业区,居民公寓在六层以下,从广场至家庭的院落全部绿化,市内公路均为单行线,立体交叉,不设红灯,从而使整个市区成为一个放大的公园。据此回答13.巴西将首都巴西利亚建在巴西高原上的主要原因是()A.近水源地,河流的上游B.上风地带,空气洁净C.地势高,气候较凉爽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14.建设两个人工湖的主要目的是()①美化环境②调节气候③减弱噪音④调节河流径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7.“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18.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水源B.地形C.光照D.土壤19.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20.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1.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山地是A.B.C.D.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水资源利用不当C.过度开垦D.过度放牧25.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6.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727.下列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与其主要防护功能匹配正确的是()A.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沙化B.华北防护林——防止风暴潮肆虐C.东北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D.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危害28.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读下图,完成下题。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A.东北部B.西南部C.西北部D.东南部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结合材料回答下题。29.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B.发达国家的商业性伐木C.过度的迁移农业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30.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8①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设立国际基金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②④⑤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31.读“非洲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A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带,C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在A自然带的东面赤道附近却没有形成该自然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自然带A→B→C→D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水分、热量)差异为基础的;(3)甲岛屿东部与西部自然带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自然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分异规律:A.从赤道向两极B.从沿海向内陆C.从山麓到山顶D.非地带性932.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2分)(3)说明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4)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3分)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10材料一2019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材料二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1)分析海南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______.(2分)(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新疆还有______.(2分)(3)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3分)(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发展的优势产业.(4分)1134.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_循环,其中②环节的名称是_________,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_________环节(用图中数字表示),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_____循环。(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分析丁地地形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4)如果植被遭到大量破坏,将会产生哪些问题_________(双选)。A.加剧水土流失B.诱发地震C.引发台风D.地表径流增加12答案和解析【答案】1.C2.D3.A4.C5.C6.A7.B8.A9.D10.A11.D12.B13.C14.D15.A16.D17.C18.A19.C20.C21.A22.A23.B24.B25.C26.B27.D28.B29.A30.A31.(1)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势较高(2)从赤道向两极、热量(3)东侧暖流增温增湿,暖湿信风迎风坡;D32.(1)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连接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的海上必经之地。(2)海沟大洋(印度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亚欧)板块之下(3)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位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海啸、风暴潮导致海水淹没沿海低地。33.134.1)海陆间水汽输送④陆上内(2)断层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被侵蚀成谷地。(3)冲积扇流水沉积或堆积13(4)AD【解析】1~2.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区域气候、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据图可知,①地处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⑦位于欧洲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但与①地大气环流形式不同,①位于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A错误;②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①地自然带不同,主要是因为纬度不同而导致热量差异所致,C正确;④地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⑤地处刚果盆地,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是因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所致,B错误;⑤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⑥地处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与⑤地自然带不同主要是纬度不同所致,D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区域的气候、农业生产特点等。据上题分析可知,②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错误;⑦地处欧洲西部,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错误;⑤地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商品率高,C错误;⑥地为地中海气候,盛产亚热带水果,如柑橘、葡萄、油橄榄等,D正确。故选D。3~4.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结合材料可知,冰岛主要由于火山喷发形成,其主要的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A对;大理岩属于变质岩,页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CD错。故选A。本题考查冰岛东西两侧板块的判读。冰岛位于大
本文标题: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7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