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1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不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B.无机盐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水可参与细胞内的新陈代谢D.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核酸的参与2.M13丝状噬菌体是一种侵染阴性细菌的病毒,核酸是单链闭合的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13的DNA分子中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B.M13的DNA复制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C.M13的蛋白质外壳是利用细菌的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D.M13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3.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多肽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C.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中加工后通过囊泡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上D.图示过程可用于合成抗体、神经递质、DNA聚合酶等物质4.下列有关生命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C.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D.蓝细菌(蓝藻)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5.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酶与双缩脲试剂都能发生紫色反应B.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C.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6.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2A.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B.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D.实验结束时,甲溶液中的细胞可能死亡7.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小于间作8.右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图,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整个细胞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等于1B.②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C.④时期细胞内两组中心粒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D.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9.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癌症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多种RNA分子的参与B.“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癌症蛋白”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3D.“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0.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11.右图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右向左B.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可边转录边翻译C.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D.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翻译形成多种蛋白质12.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所示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若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乙丙丁均可能发生1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隔离C.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则生物一定进化D.种群内个体差异大不利于种群的延续14.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B.图2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C.图3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D.三种方式中,图2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15.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的数量增加,GLUT4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4A.胰岛素以胞吐方式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B.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骨骼肌细胞内C.GLUT4的数量增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D.GLUT4基因突变使其功能丧失可能导致高血糖16.右图表示不同浓度NAA处理对金露梅插条生根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分别是各级根的生根数B.不同浓度NAA处理对插条各级根的发生影响程度相似C.不同浓度NAA处理均能促进插条一、二级根的发生D.用NAA处理插条时,需注意区分插条的形态学上下端17.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可通过提高死亡率来降低种群密度B.在K/2时进行渔业捕捞,能保证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C.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18.右图是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发酵时所需的最适温度不同B.发酵瓶使用前应先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C.果酒发酵时,应将果汁装满瓶,并关闭充气口D.果醋发酵时,需持续通入氧气,促进醋酸生成19.下列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5%的海藻酸钠溶液比蒸馏水活化酵母细胞效果更好B.采用酒精灯小火间断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后还需要定容C.溶化后的海藻酸钠立即与活化的酵母细胞等量混合混匀D.以恒定的速度将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即可获得规则的凝胶珠20.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菜花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可释放核DNAB.鉴定DNA时,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C.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缓慢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D.实验结束后应保存好剩余的二苯胺试剂,以备下次实验时使用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图中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曲线。乙是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赫尔希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分离方法不同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D.乙图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成分中不含有32P22.人类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下图是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图中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不能形成C.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三倍体香蕉无子的原因是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2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的增加能加速果实内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B.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C.根的向地生长能说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引起的2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不可用聚乙二醇B.②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HCG抗体C.③过程利用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D.④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止病毒污染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或现象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6液等部分结构清晰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液滴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持续观察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便可以看到其进入后期、末期的过程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26.(7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红细胞的内容物渗漏之后,质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形成红细胞血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A~F代表不同的蛋白质)(1)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有关。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G主要功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2)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蛋白质种类处理后红细胞血影的形状ABCDEF试剂甲处理后++++--变得不规则试剂乙处理后--++++还能保持注:“+”表示有,“-”表示无。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血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填字母)。(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727.(8分)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内含两类色素为__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________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转移到ATP中。(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填序号)。①C3的还原②内外物质运输③H2O裂解释放O2④酶的合成28.(
本文标题: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8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