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50题,共50分)1.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刺激B.兴奋C.神经中枢D.反射弧4.下列关于血糖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饥饿状态时,血糖的来源肝糖原的分解B.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D.较长时间不进食,脂肪也可以转化为血糖5.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吞噬细胞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C.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D.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7.引起植株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激素主要是A.乙烯B.生长素C.赤霉素D.脱落酸8.图1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图2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下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2图1图2A.当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浓度为b时,则α值最小B.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值逐渐变大D.据图1分析,在b浓度左侧促进生长,右侧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原理,对棉花适时打顶去心可提高产量B.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生长素在茎的背光侧含量少于向光侧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三倍体西瓜的雌蕊,可得到三倍体无籽西瓜D.当乙烯含量增高时,会抑制生长素促进黄化豌豆幼苗细胞伸长的作用10.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1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3B.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C.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D.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1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片草原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②渭南市尤河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③一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④公园中的全部菊花⑤洞庭湖中的全部生物⑥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无翅的成熟棉蚜A.⑥⑤②B.③④⑥C.⑤④③D.③⑤⑥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1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15.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停留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A.500只/平方千米B.600只/平方千米C.5只/平方千米D.6只/平方千米41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豌豆、蚜虫、老鼠等生物的种群密度全都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如果在重捕前有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计算出的结果偏小C.对于一些趋光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灯光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D.密闭的培养瓶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17.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并非只有标志重捕法B.沙丘、火灾过后的草原、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C.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8.图1是某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是该鱼类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图1中D点时捕捞该经济鱼类可持续获取较高经济效益B.图1中B点时种群数量相当于图2中的K值C.图2的K值并非该经济鱼类种群的最大数量D.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19.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5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B.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20.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21.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此所做分析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将会影响到④C.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D.寒假期间某大学城人口数量取决于①、②22.下列调查不同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l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黑光灯诱捕2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C.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玻片D.将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取样计数24.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采集6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的花盆壁和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25.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条食物链B.狐与鸡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细菌处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图中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26.分析右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②植物都是生产者③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A.①③④B.①⑤C.②D.③28.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2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7A.①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作用B.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一定比a小C.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应在a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30.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的鸡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农业能够很好地实现循环经济B.该养殖模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无需人为补充能量C.鸡粪作为饲料喂猪、喂鱼,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D.该生态系统通过加长食物链来达到物质循环利用和再生的目的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kg的草,则这1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3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D,E,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CC.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D.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33.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8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直接的能量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甲和乙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甲→乙C.乙和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D.甲数量增加,短期内乙丙数量也会增加35.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利用了物理信息36.下列各项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蜜蜂跳舞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B.狗可以通过自己的尿液找到回路C.天蚕蛾利用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尾D.蚊子撞上蜘蛛网,引起振动3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D.农田灭虫除草能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8.为探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设计制作生态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B.要放在散射光处,以避免瓶内的温度过高9C.要用无色透明玻璃瓶保证能量能输入生态瓶D.水量不能充满容器使瓶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3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也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减弱4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C.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4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42.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是A.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下来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D.识别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43.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C.不可遗传的变异D.基因重组4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一定能稳定遗传B.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粘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10C.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D.常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45.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B.解旋酶、限制酶、DNA酶C.DNA酶、限制酶、DNA聚合酶D.DNA酶、DNA连接酶、限制酶46.如图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任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C.图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9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