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练习试题(1)(含解析)
-1-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练习试题(1)(含解析)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D.只有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的细胞(如醋酸菌细胞)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只进行二分裂,B错误;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真核)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不具有染色质,C错误;D、只有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正确;故选:D。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的试剂提供适量的蒸馏水也可以用来鉴定蛋白质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一定要使用显微镜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答案】A【解析】【分析】-2-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鉴定脂肪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详解】A、鉴定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0.1g/ml,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0.05g/ml;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0.1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A正确;B、鉴定还原糖需进行水浴加热,蛋白质鉴定不需进行水浴加热,B错误;C、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采用切片观察,需要使用显微镜,也可以获取植物组织样液滴加显色试剂直接观察,C错误;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A。【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3.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0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l℃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02释放量和0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是(假设呼吸作用的底物都为糖)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02处理组C.第40天对照组蓝莓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厌氧呼吸【答案】C【解析】【详解】A、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释放二氧化-3-碳,因此当二氧化碳释放量多于氧气时,说明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故A正确;B、第20天时,对照组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吸收量,说明进行了无氧呼吸,而处理组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相同,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故对照组的酒精量高于处理组,故B正确;C、第40天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比值为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同,故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故C错误;D、从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对照组第10天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而二氧化碳处理组第20天开始出现无氧呼吸,因此贮藏前用二氧化碳处理,可以短时间内抑制无氧呼吸,故D正确。故选:C。4.实验中的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实验过程对于变量的控制,梳理变量控制的相关知识,根据选项相应的提示,分析如何控制变量并作出判断。【详解】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硷植物做饥饿处理,去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pH应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一致且适宜,B正确;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光照强度是自变量,用黑纸包住叶片,是控制自变量,不是控制无关变量,C错误;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淀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D正确;故选C。-4-5.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详解】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是复制关系,A错误;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后代,B错误;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基因重组而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故选:C。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5-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岀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孟德尔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位于子染色体上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A错误;B、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B正确;C、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而不是推测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例,C错误;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的内容,D错误。故选B。7.如图甲是某种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运输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甲细胞相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2)若观察图甲中结构⑧,需用__________染色;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与该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若图一细胞发生了图乙的变化过程,则氨基酸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Na+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_____(消耗/不消耗)ATP。【答案】(1).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心体,有细胞壁(2).健那绿溶液(3).③⑦⑧(4).细胞可吸收葡萄糖液,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胀破(5).主动运输(6).不消耗-6-【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小分子物质的三种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分析图甲:图甲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细胞质基质,结构③为高尔基体,结构④为染色质,结构⑤为核膜,结构⑥为核仁,结构⑦为内质网,结构⑧为线粒体,结构⑨为中心体,结构⑩为核糖体。分析图乙:图乙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运输示意图。【详解】(1)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但含有细胞壁。(2)图甲中结构⑧为线粒体,需用健那绿溶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③高尔基体、⑦内质网和⑧线粒体;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与该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原因是细胞可吸收葡萄糖液,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胀破。(3)由图可知,氨基酸从肾小管管腔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因此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Na+从肾小管管腔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该过程不消耗ATP。【点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特点:1.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2.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3.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8.科研人员对温室大棚内栽种的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呈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乙图曲线1、2分别表示植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丙图表示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内该植物光合速率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1)由甲图分析: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或________导致吸收光能少。(2)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_______;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昼夜温度为35℃时,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3)根据丙图分析:①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时。②在自然种植的大棚中10时与8时相比,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填“高”“低”或“相等”)【答案】(1).光合色素含量少(2).受光面积小(3).25℃(4).不能(5).①10(6).②低【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考生要明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因此在分析甲图时应结合两种因素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在解答乙图时,明确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大棚中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二氧化碳浓度。分析图解:图甲中,在一定范围内,随叶龄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强,但是超过B点后,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减慢;图乙中,实际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图丙看出,使用二氧化碳有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详解】(1)由甲图分析:题中提出,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因此AB段由于受光面积小、光合色素含量少,导致光反应吸收光能少,因此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较低。(2)由乙图分析:在25℃时,植物的净光合量最高,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图中还看出,植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的差值越来越大,表明呼吸速率在不断增强,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要保证植物生长,白天的净光合速率应大于夜间的呼吸速率;但是图中则在温度达到3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20,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40-20=20,并且此后两种差距不断增大,因此植物温度达到35℃时,就不能生长。(3)①据丙图分析,因曲线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那么曲线下方面积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二者的差值表示人工施加二氧化碳后有机物的增加量,所以10时是作用效果最明显的时间;②自然种植在10时光合速率低
本文标题: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练习试题(1)(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