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1-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从实质上说明了A.周朝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B.商与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C.宗法制与礼乐制存在因果关系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宗法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分封制作为宗法制的具体体现,由此可知,材料所述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即互为表里。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并没有体现出其存续问题,排除A项。商与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的问题,排除C项。【点睛】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做此类题目时,注意区分现象和本质。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从“人治”到“法治”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给材料中“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表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国家管理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法治”不符合秦朝的政治特征,排除A项。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符合秦朝的史实,是“现代化”的外-2-延而非内涵,故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非民主政治,排除D项。3.柳宗元认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且“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材料内容意在说明A.汉代克服了秦朝制度的弊端B.汉代延续了周朝的政治制度C.汉代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继承D.汉代改变了秦朝的地方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管理地方,西汉则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故D项正确。汉朝统治者错误地认为没有封国的拱卫,是秦朝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封分同姓宗室建立王国,以图长治久安,事实证明分封有悖初衷,出现“七国之乱”,它也反证了郡县制的合理性,因此柳宗元说“秦制之得明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A项错误。西汉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并非延续西周的分封制,故B项排除。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只在汉代实行,并不被后代继承,故C项排除。4.北宋后期,宰相夏竦上书宋真宗说:“众以为法贱稼穑,贵游食,皆欲货耒耜而买舟车,弃南亩而趋九市。臣窃恐不数十年间,贾区多于白社,力田献于驵侩(市侩)。”这一上书内容A.说明宋朝政府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表明夏竦对宋政府财政收入的担忧C.预示了宋朝即将出现积贫积弱局面D.反映出宋朝商业发展对农业的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夏竦上书是说明由于政府对农业的不够重视,导致商业快速发展,担心不久商业区超过农业区,土地为市侩所有,据此可知D项正确。宋朝依旧是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宋朝商业发展,可以促进政府的税收,故B项错误。商业发展有利于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故C项错误。5.“内阁”是明朝初年设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据此对明朝“内阁”理解正确的是A.协助宰相为皇帝提供顾问B.实为解决中央集权弊端而设C.批答奏章代皇帝决策政务-3-D.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后出现内阁,故A项错误。“内阁”目的在于加强皇帝专权,故B项错误。“内阁”并非决策机构,故C项错误。“明朝初年设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可知内阁实际上代行宰相之职,故D项正确。【点睛】明朝的内阁就相当于皇帝秘书,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发展到后来有点类似丞相了。西方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中央政府。它们本质的区别是服务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者是封建专制,后者是资本主义制度。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说:“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机,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人口,土布销场遂滞,妨绩稀少,机轴之声欲断矣。”材料表明A.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B.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C.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D.列强完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答案】C【解析】【详解】“自洋布洋纱人口,土布销场遂滞,妨绩稀少,机轴之声欲断矣”,可知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故C项正确。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19世纪末,故A项错。材料表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无法表明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故B项错。列强完全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在19世纪末,故D项错。【点睛】《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十九年正式出版,版本多达二十。书中封面题“首为商战鼓与呼”,内容包括了建设现代国家和解决当日危难的所有问题。其内容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根源乃在于专制政治。7.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而到后来李鸿章指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B.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C.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D.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答案】A-4-【解析】【详解】材料由开始的茫然无知到李鸿章的言论“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表明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伴随着国门的代开,国人思想开始发生转变。在被动中,中国与世界接轨,故选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故B项错误。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救亡图存意识开始萌发,应该是林则徐魏源时期,故D项错误。【点睛】《万国公法》是一部由美国法学家亨利·惠顿写的国际法著作,于1836年出版,对近代国际法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将这部著作译成中文,后来得到总理衙门的官员崇厚的支持,于1863年完成。1864年,由京都(京师)崇实馆刊行,定中文译名为《万国公法》。8.伊藤博文在中日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之事,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博文却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伊藤博文此“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日本A.国际地位已得到列强的认可B.与英国形成瓜分中国同盟C.能获得列强的默许和支持D.经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答案】C【解析】【详解】综合甲午战争背景可知,“在中日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之事”上,日本得到列强的默许和支持,故C项正确。英日同盟形成于1902年,故B项错误。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认可、日本经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不是“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的主要依据,故排除CD项。【点睛】英日同盟,英国和日本为维护其各自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利益而结成的互助同盟,旨在反对俄国在远东扩张。《英日同盟》共有3次,第一次同盟条约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签订。第二次同盟条约于1905年签订。第三次同盟条约于1911年签订。英日同盟完全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1921年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施加压力下,《英日同盟》于1921年12月13日宣告终止。为英、法、美、日《四国公约》所取代。9.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反映出林伯渠强调了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对青年人的思想影响有限-5-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知林伯渠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政体的变化,强调的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故C项正确。ABD项不是林伯渠的强调点,故排除。【点睛】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政治意义”“专制政体”,明白题目的要求在于作者的“强调”重点,从而找出对应的答案君主专制。10.1930年6月,中共领导人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的中共A.还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C.中共重视农民革命和城市暴动的结合D.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依然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李立三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根据所学可知1927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新的道路——井冈山道路,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共在革命道路上存在分歧,故B项正确。1927年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新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李立三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该材料反映的是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11.中共在1942年的一份文件中讲到:“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党的政策不是削弱富农阶级与富农生产,而是在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同时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这一精神的贯彻A.壮大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力量B.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在日本侵华的大背景下,实行“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6-条件之下,同时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的政策,是全民族抗日的需要,故C项正确。1942年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这一政策的实行,壮大的是反对日本人的力量,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土地革命是1927年---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D两项排除。12.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是A.B.C.-7-D.【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黄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结合所学可知,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1947年夏天,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开始了战略反攻。故A项正确。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B项是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C项是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D项是强渡长江,解放南京,故BCD三项排除。13.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图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答案】D【解析】【详解】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是非常稀少的,新中国外交并未取得巨大成就,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4年提出,故B项错误。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1971年26届联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我国贯彻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客观上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主要建交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数量较少,故D项正确。14.图为1957-1960年经济建设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反映了
本文标题: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