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填空题1.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60个B.80个C.180个D.120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DNA分子区段共有碱基200个,T有40个,则C为60个,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60╳(22-1)=180。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可知“转化因子”是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蛋白质D.多糖【答案】B【解析】略3.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共有A.8种B.7种C.5种D.4种【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详解】大豆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2-酸组成(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含A、G、C的核苷酸各2种共6种,而含T的核苷酸只有1种,故由A、G、C、T组成的核苷酸有7种。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4.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答案】B【解析】【详解】核酸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的数目,排列顺序和组成种类有关,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都是相同的,故选:B。5.Leber遗传性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C.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答案】C【解析】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属于细胞质遗传.已知女士的母亲患有Leber,则该女士肯定患有该病,所以当该女士结婚生育时,其子女也必定患病.【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名师点睛】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物质.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母本,这样,受细胞质DNA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递下来的,使得子代总是表现出母本的这些性状.-3-6.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G+C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连续复3次,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B.2640C.2310D.1320【答案】C【解析】略7.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B.酶的遗传信息在信使RNA的碱基序列中C.基因的转录、翻译都需要酶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是酶,可能是结构蛋白,A错误;遗传信息存在于DNA分子中,B错误;基因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翻译也需要酶,C正确;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酶可能不相同,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SARS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独立生活和复制B.DNA和RNA同时存在C.能在寄主细胞内合成多种蛋白质D.含有简单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详解】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和复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A错误;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SARS病原体内的核酸是RNA,无DNA,B错误;SARS病原体在寄主细胞内合成自身的多种蛋白质,C正确;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含任何细胞器,D错误。-4-9.在同一草场,牛和羊虽吃同样的草料,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牛羊肉中所含物质不同B.牛羊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不同的DNA(基因)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D.牛和羊的祖先不同【答案】C【解析】10.真核生物基因控制性状的主要途径是()A.RNA→蛋白质(性状)B.DNA→蛋白质(性状)C.DNA→RNA→蛋白质(性状)D.RNA→DNA→蛋白质(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详解】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包括DNA→RNA的转录过程和RNA→蛋白质(性状)的翻译过程。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1.下列对DNA的正确叙述是①在某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某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是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5-【详解】①人的白细胞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遗传信息保持不变,所以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故①正确;②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DNA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故②错误;③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③错误;④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能够控制许多性状,故④正确;⑤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故⑤正确。故选:D。12.甲培养基中含有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乙培养基中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别用这两种培养基培养正在分化的人体细胞,你认为正在分化的细胞对这两种物质的吸收量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等于乙(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略13.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答案】D【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后释放的100个噬菌体中2个噬菌体含有32P,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14.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6-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的“○”是腺嘌呤碱基,③中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中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详解】①表示ATP的结构简式,A代表的是腺苷(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其中“O”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五碳糖属于核糖,代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O”中表示腺嘌呤;③中含有碱基T,表示一段DNA片段,其中“O”中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中含有碱基U,表示RNA的一段,其中“O”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因此,“O”中所能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①④。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核酸、ATP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识记能力。15.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右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患苯丙酮尿症时一定患白化病B.由图可见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同时一个性状也可以被多个基因控制C.基因2突变导致人患白化病,基因1突变会导致人患苯丙酮尿症D.图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A-7-【解析】16.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基因存在情况基因表达情况甲乙丙丁甲乙丙丁胰岛B细胞√√√√√√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神经细胞√√√√√√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C.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D.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细胞分裂和分化有关知识,进而考查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详解】基因表达具有选择性,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其它细胞中不表达,所以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A正确。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丁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都表达,所以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B正确。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后代细胞,基因组成相同,C正确。-8-三种细胞遗传物质组成相同,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点睛】个体发育过程中,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细胞中遗传物质组成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差异。17.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甘氨酸:GGU、GGC、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经研究发现,在某基因的某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密码子改变,使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前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A.GGGB.GGCC.GGAD.GGU【答案】A【解析】略18.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B.转录结束后再进行翻译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答案】D【解析】1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9-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重组指的是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详解】A、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此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D正确。故选B。20.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C.“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