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A.《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D.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可知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处于春秋争霸混战时期,但“《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说明《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不是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晋文公作为诸侯国他的义务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并随从作战拱卫王室,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故C选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D选项说法有误。2.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T”有关,如“福”字形为图1,“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宗字形为图2,“尊祖祭祀的庙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2-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答案】D【解析】据材料“捧酒献于祭台上……尊祖祭祀的庙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祭祀祖先体现了血缘宗族的特点,这说明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周的统治集团是否实现高度集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商周王权充满神秘色彩,故C项错误。故选D。3.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答案】D【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4.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B.强化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适应了军务需要【答案】B【解析】-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不难发现“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直接由皇帝、军机处,不经过六部,毫无疑问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而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不是“寄信上谕”的作用,只是一个特征,排除;D项说法与“寄信上谕”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寄信上谕”5.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这反映了西汉初年A.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D.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为防止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甚至割据称雄举兵内向,汉王朝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为限制王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汉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即材料“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说明这时期地方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才导致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防范王国,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为了防范王国威胁而严格限制马匹出关,没有体现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中央为了防范王侯势力威胁中央而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关中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问题,故D选项错误。6.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4-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答案】C【解析】A中“保障了”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的扩大,排除;六部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现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故选C。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不存在丞相,故不存在君相矛盾,排除D。7.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有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31人,色目(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32人,汉人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9传、100人之多,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时A.科举制度稳定发展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C.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蒙古人、色目人在镇守云南的将官中所占比例较大,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占列传的七分之一,说明元朝时期中央政府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从而任命中央政府信得过的蒙古人、色目人驻守云南,且涌现出一些杰出官员。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交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D项。8.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A.列强入侵缓和了南北经济差距B.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格局的变迁C.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D.经济重心南移淡化了东西经济差距【答案】C【解析】-5-【详解】列强入侵与缓和南北经济差距无关,排除A;材料不是关于政治格局的变化,排除B;材料中南北经济差异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的差异性,而近代,随着西方入侵,中外经济往来密切,东部沿海地区产生了近代工业逐渐得到发展,东西差距扩大反映的是近代工业文明影响下的差异性,故选C;经济重心南移与东西经济差距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9.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即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因为他们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促进土地兼并严重,土地买卖加剧,不利于自耕农的发展,故A选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租佃制,与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与否无关,故B选项错误;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但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故无法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故C选项错误。10.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B.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C.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D.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答案】B-6-【解析】从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出,家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后三幅图反映的是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四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第一和第四幅图,排除;四幅图片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第一幅图,排除。11.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据下表可知时期规定曹魏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为地租。西晋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北魏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A.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C.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D.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答案】A【解析】从材料给出的表格来看,从曹魏到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发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朝历代开始对农业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且不同时代有着具有自身的制度,体现出制度化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经济在此时依旧是主要形式,被保护;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D选项错误,这样的制度根本上还是对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一种保护。12.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7-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A.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B.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C.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列举的城市大多数位于沿海和黄河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该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关中地区向南方转移,故C正确;A中普遍发展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明显是东南沿海经济呈现上升趋势,并不是平衡发展,故B错误;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D错误。13.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中,桑田三亩,其余经营麦豆竹果鱼,即农林牧副渔都有所经营,由此除了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缴纳赋税、养老和教育外,还可以购买田地,这体现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说明的是小农经济,不是规模化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C项;自给自足不符合“还可买田数亩”的信息,故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14.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8-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中国农家家都在村耕作之余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规模小但聚在一起就是惊人的数量,结合所学可知正是这样的小规模的廉价的
本文标题: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1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