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表现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描绘传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其关系远近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亲疏,符合宗法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三纲五常”、分封制的信息,排除CD。2.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王”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代表【答案】D【解析】A、B、C的表述是“皇帝”和“王”二者的共同之处,不符合题意。由“王”到“皇帝”的转变,反映的是政治体制的变化,它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3.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2-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4.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称谓可知,虽然前后都是并列关系,但前尊后卑,体现了古代等级森严的宗法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而是强调该现象反映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排除A。材料中的称谓有些不涉及性别,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材料反映了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而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排除D。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答案】D-3-【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封建”指商周的分封制,“帝制”指秦朝至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民治”指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A说法错误,在“封建”时期,我国已经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C说法错误,这应发生在帝制转向民治时期。秦朝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下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而非世袭分封,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官僚政治6.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郡县制C.反对郡县制D.主张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该大臣认为商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为诸侯,不实行分封制,则天下大乱时没有诸侯国的救助就会孤立无援,他实际主张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故C正确,B错误;材料未涉及反对中央集权,材料也没有反映主张中央集权,排除AD。7.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A.能够消除地方割据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D.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郡县制在维护中国统一方面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之所以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由于中央控制了官吏的任免权,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故C项正确;A项的“消除”夸大了其作用,中国多次出现过地方割据局面,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维护-4-中国统一方面的作用,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高低与中国统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D项是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与郡县制无关,应排除。8.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生对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官员的职权分为治理百姓、管理军队、监察官吏三部分,A项错误;“秦之定制”指的是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权和监察,故B项正确。“非漫然而设”,体现出作者的赞赏态度,C、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的演进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从汉至清,中央过于集权导致地方政治一天不如一天。A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央集权过度强化的弊端,B错;C项结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材料表述的现象是中央过于集权的结果,那就说明要使地方政治健康发展,应当适当地方分权。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10.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5-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答案】D【解析】由“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宰相委员制,相互分工、相互制约,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宰相一致原则”需要时间,不会提高行政效率;B项不选,皇帝真正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宰相一致原则”是针对宰相实行的,并非针对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名师点睛】“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宰相一致原则”可以判断出体现了分权制衡。11.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膝下无子嗣,汉武帝之孙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27天后被废。汉宣帝时被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隶属豫章郡。材料表明汉代A.君主专制有所削弱B.皇族内部斗争激烈C.侯国曾经归郡管辖D.郡国并行弊端凸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海昏侯”隶属豫章“郡”意在强调侯国曾经归郡管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代君主专制是加强而非削弱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皇族内部斗争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弊端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2.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6-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重在加强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便更好的发挥郡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汉刺史制度13.先秦时期今山东大体分属齐鲁两国,齐国是以淄博为国都,领有今山东以东的大片土地;鲁国是以曲阜为国都,领有山东以西的小块土地,故后世称山东为“齐鲁之邦”,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面积比齐国大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与“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无关;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14.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容易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局的局面B.科举制能为统治者选拔真才实学之人C.科举制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答案】A【解析】从材料“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中可以看出,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之人和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故BCD-7-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5.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缤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D.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缤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可以看出明太祖在抑制外戚干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是阻止相权而是阻止外戚的权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主要是防止后宫干政,而不是体现限制女性人身自由,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16.清代的地方官员绝对不被允许在自己的出生县份乃至省份服务,也不能与其亲威乃至同省乡亲同时在相辅或相近的位置上任职,这种制度性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有效实现权力制衡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材料了不允许官员在家乡任职和不能与亲戚在同一个地方任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实力的出现,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符合题意;A不是主要目的;B说法不正确;D与材料无关。点睛:古代中国官职的变化无非体现为两个目的,一是加强中央集权,一是加强君主专制,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其主观目的均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等。-8-17.“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