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凤庆县洛党乡象贤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4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1云南省凤庆县洛党乡象贤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4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就20世纪70年代来看,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双方A.合作发展经济B.合作遏制欧洲C.合作对抗苏联D.合作牵制日本【答案】C【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需要借助中国来遏制苏联的扩张,中苏关系紧张,中国也需要拉拢美国,因此两国关系改善可以合作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更多的是从政治利益出发,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改善与欧洲无关,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故D项错误。2.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2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是史学新方法题之哲学思辨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是1936年底美国对中国和日本局势都很重视,本质上是担心中日战争的爆发会危害美国在华利益。3.从2009年底开始,3D电影《阿凡达》一举横扫了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也在2010年打破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主要是因为它()A.源于生活,高于生活B.拍摄准备时间比较长C.代表了未来电影发展方向的技术进步D.敏锐地回应了影响文明发展的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可知《阿凡达》一举横扫了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也在2010年打破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是因为它是3D电影,是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全新的电影技术,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名师点睛】1895年电影的诞生,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本题中3D电影《阿凡达》取得辉煌成就,在全球共取得26.3亿美元的票房,主要是因为它代表了未来电影发展方向的技术进步。4.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A.平型关战役3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的典范”“阎锡山”可知该战役应为太原会战。在此次战役中,八路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故本题应选A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平型关战役5.1926年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中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这里斯大林和毛泽东强调的是A.武装斗争是解决民族独立的唯一途径B.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C.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组织革命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强调中国革命要靠武装斗争解决的必要性。故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6.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②”里应该是()4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研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内容,故B项正确;A项是孙中山的,排除;B项是邓小平理论,排除;D项是21世纪初提出的,排除。7.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法治”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故选D。而A,B会议与依法治国关系不大,明显错误。综上,本题选D.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依法治国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瓦德西持上述观点主要原因是A.充分认识到中国地广人多B.希望各国侵华达成相互谅解与妥协C.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D.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A项不是瓦德西的核心观点,排除;由“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说明八国联军虽然绞杀了义和团运动,但是瓦德西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5以致认为列强应该调整对华政策,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C正确;B、D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9.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法律文献是A.罗马《民法大全》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国《民法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法国《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所以答案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民法典》10.下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1960年间,新中国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6失衡且农业陷入倒退的危机,故1960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调整国民经济,故C项正确。A项,计划经济在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就已经开始,排除;B项,农业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此时已经完成,排除;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排除。11.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1940—1960年)该材料A.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女婴的数量持续增加B.扭转了美国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C.表明了美国政府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D.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940-1960美国千人婴儿生产数量逐渐增多,意味着年轻的劳动力资源和旺盛的消费市场不断形成,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题干没有涉及美国女婴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缺乏1940年前的婴儿出生数据,故题干信息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也无从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排除。12.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答案】C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兴起的原因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一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材料二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和驻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8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依据: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工商者不事农耕,逃避兵役,容易导致国家灭亡。(2)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突出。事例:罗斯福新政。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背景: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国家的弊端。看法:经济政策调整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经济要适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均足以证明商鞅的经济思想就是重农抑商。而他提出的重农抑商依据的主要从一方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例如,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强调商业的危害性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解答,例如,商人整天游离,甚至容易导致国家灭亡。(2)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可,一方面是因为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着空前严重
本文标题:云南省凤庆县洛党乡象贤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4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