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答案】A【解析】材料是强调要树立周王的权威,要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以此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视天子而非诸侯的态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目的但也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最高统治者称皇帝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指加强中央集权,其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B项是指中央行政体制,加强的是君主的权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和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属于思想文化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结合所学法家思想主张分析解答。-2-3.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A.郡国并行制度B.郡县制C.推恩令D.察举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众建诸侯,地方诸侯国势力日益削弱,无法威胁中央。材料所描述的状况与推恩令相符,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郡县制的内容,故排除AB两项;材料不是在讲选官制度,故排除D项。4.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制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分化地方权力C.处理民族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由材料“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可知,元代的行省制度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A项;分化地方权力最终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选项B排除;行省制是全国范围内的地方管理体制,而非单独在民族地区设置,故其目的不在于处理民族关系,选项C排除;行省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选项D排除。-3-【点睛】本题考查行省制的目的,从材料中可见行省官员实行群官负责制,互相牵制,最终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5.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D.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答案】B【解析】“御史对百官纠弹”“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说明君主通过谏官和监察官对于百官的监督,起到控制百官的作用,B正确;谏官不是对官员的监督,A错误;材料中论述是对中央官管理,不是针对地方官员,C错误;D中清除说法绝对,排除。6.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答案】A【解析】A项材料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科举制度使得更多的人对科举抱有希望,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的事情,因此这指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该项正确;B项材料中知识涉及到科举使得人们不做违法的事情,使得社会各阶层都热衷科举中“社会各阶层”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C项材料涉及的是科举的积极意义的方面,未涉及扰乱社会秩序的问题,故错误;D项科举制度在材料中涉及的是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活跃思想无关联,并且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故排除;故选A。-4-点睛:本题以宋朝科举制度的作用为考查切入点,考查的是角度是科举制度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7.史书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书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书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再者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在明朝主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故选C。A中的“批答章疏”属于皇帝,B错在参与决策,D中的主管文教不符合内阁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8.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答案】B【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的表现,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所给材料没有涉及C项内容,排除;所给材料不能说明是反映的民意,排除D项。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联系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9.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5-员会等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权威栽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主权在民B.直接民主C.民主监督D.依法执政【答案】A【解析】【详解】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可知A项正确;直接民主是管理国家的方式,不是公民大会和国家管理的本质,B项错误;监督和依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D项错误。10.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A.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B.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C.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D.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可知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城邦的整体作用,而不是强调公民之间的相互平等,故B项错误;据依所学,城邦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故C项错误;据材料“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可知雅典并非保护个人自由,故D项错误。【点睛】“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是关键信息。11.《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6-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D.罗马法蔑视人权【答案】C【解析】【详解】行窃侵犯了私有财产,罗马法认为当场杀死行窃之人为合法,体现出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罗马法对道德的强调,排除A;轻罪重罚是秦律的特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材料中无法看出罗马法对人权的蔑视,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的解读,即行窃侵犯了私有财产,因此可以得出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1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C.法律可消除社会矛盾D.皇帝敕令是制定法律的依据【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说明武力和法律对巩固皇帝统治和威严起到了重要作用,即法律也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故B错误;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错误;消除社会矛盾说法错误,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皇帝敕令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故D错误。13.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派”的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答案】B【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1770年”时间可知英国已经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所以答案选B。AC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14.下表据《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概括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时间结果1832年以前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数是贵族1832年中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867年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1872年施行秘密投票1884年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1918年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1928年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A.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B.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图表中1832——1928年间,英国享有选举权人群范围的逐渐扩大的历程反映了其民主进程渐进性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无法反映1867——1928年间的发展趋势,故排除;-8-表格不能说明英国实现了选举权的平等,故C排除;政治经济发展结果是原因,不是特点,故D项错误。15.“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A.白人的利益B.黑人的利益C.议员的利益D.穷人的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题目材料是对美国独立后选举时忽视穷人的利益的辛辣嘲讽。从题干材料筛选出关键信息:“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据此判断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穷人的利益,故选D;白人、黑人以及议员的利益在材料中并未体现,选项A、B、C排除。16.《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联邦制度适用于大国和小国D.实现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美国联邦制结合了“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可知,联邦制适用于大国和小国,故C项正确;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美国的两院制实现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故D项错误。17.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
本文标题: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