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实质上反映了战国时期A.士对统治者的依附性增强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加剧D.士的崛起和文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题意反映了士对各诸侯的影响极大,是统治者对士的需求增强,而不是士对统治者的依附增强,故排除A项;士的崛起只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中的一个因素,故排除B项;题意没有体现诸侯争霸战争的内容,故排除C项。“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说明士对各诸侯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说明士作为一个阶层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体现了士的崛起,故选D。【点睛】士在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2.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作者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2-A.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儒家与法家的冲突激烈C.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D.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家和法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学术派别,儒学思想并不以法家为依托,同时儒家和法家之间也并无激烈的冲突,故排除A、B项;中国古代是德治和法治并重,而非交替运用,故排除D项。根据“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可知外儒内法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治国原则,故选C。【点睛】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儒学重仁政,讲究以伦理劝导实施统治,而法家讲法制,重在政治事功。这两种思想在汉代时彼此糅杂,形成了互补的统治术3.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D.宋明理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董仲舒的思想和宋明理学都只是表达了一种思想的内容,不符合题意中“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的主旨,故排除A、C、D。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无论是哪一个阶层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种学术主张和观点并存并相互辩驳,故选B。【点睛】百家争鸣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多种主张和思想的并存,无论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抑或是不适应历史发展趋势,都能够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愿,而且还能够和其他的思想进行交流辩驳,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也为后来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4.儒学思想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儒家思想却从西汉开始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儒家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3-C.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D.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推动国家走向统一的主要是法家思想,故排除A项;私人讲学的方式并不只是儒家传承学术的方式,故排除C项;以德治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故排除D项。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主要是经过董仲舒的思想改造适应了当时政治大一统的需要。自此之后,儒家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发展完善,迎合了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B。【点睛】儒家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孔子到孟子,从荀子到董仲舒,再到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始终在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儒学之所以能够树立正统地位而不动摇,就在于它最能适合封建君主统治的需要。5.朱熹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A.致良知B.学以致用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朱熹的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故排除A、D项;学以致用是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故排除B项。朱熹提出的主张是格物致知,故选C。6.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教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以及道教成仙永生的追求,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C.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D.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题意主要体现了理学的价值理念,没有反映其影响力的大小和是否具有唯心主义色彩,故排除A、D项;理学的形成糅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并不是没有关系,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儒学不追求轮回转世和成仙永生,而是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所以说有较强的理性主义,故选C。7.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4-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D.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宋词。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市民文化随之流行,但享乐主义并没有成为潮流,故排除A项;题意反映的是市民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不是士人阶层的审美情趣,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体现了市民对娱乐和享受的追求,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排除C项。根据“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可知体现了当时文艺商品化和大众化的趋势,故选D。【点睛】宋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市民文化也蓬勃发展。北宋时的汴京是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市民文化相当发达。市民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倾向。8.明朝政府颁布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C.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题意体现了政府政策对戏曲业的影响,并不是影响市民生活,也没有体现明清君主专制走向反动,故排除A、B项;政府颁布杂剧禁令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不是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故排除C项。明政府不许戏剧乐人妆扮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但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说明明朝政府是在引导社会观念的发展方向,符合儒家思想的要求,即文化政策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故选D。9.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一种“最尊贵的才能,一种最高贵的才艺。因为它是王者的技艺。因为它是王者的技艺,是称作帝王之术的”。他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这反-5-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公民大会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公民大会排斥政治精英的参与D.社会底层控制了国家管理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根据题意可知,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具有相应的政治能力和素养的人才能参与政治,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和素养,即苏格拉底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和抽签选举。题意并没有体现公民大会保护平民权益的内容,故排除B项;公民大会面向所有公民,并不排斥政治精英的参与,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社会底层控制了国家管理权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苏格拉底的主张反映了他认为多数人的意愿并不一定代表公平和正义,故选A。【点睛】在政治上,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10.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C.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D.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答案】D【解析】里士多德认为将官员的任期缩短更能体现“实行平等的待遇”、“也能有利于邦国”,有利于民主的广泛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亚;雅典只有公民有权参与城邦管理,故C错误。11.欧洲中世纪通行文字拉丁文,圣经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做出贡献。如但丁意大利语,马丁路德德语,这一现象A.推动民族国家形成B.促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体现民主平等启蒙思想D.导致欧洲四分五裂-6-【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促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是欧洲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故排除B项;启蒙思想兴起于17、18世纪,而不是中世纪,故排除C项;一种语言文字代表了一个民族或国家,所以方言文学的兴起有利于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不是导致欧洲四分五裂,因为欧洲原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或政权,故排除D项。故选A。12.一副绘于16世纪的漫画《灵魂的运输车》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B.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D.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可知,反映的是天主教会把灵魂带向地狱,是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故B项正确,A项错误;16世纪宗教改革只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特权,不是要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13.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束缚D.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故排除A项;根据“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可知这一时期的艺术还没有摆脱宗教神权的束缚,故排除C项。根据“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知这一时期的艺术是在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以宗教的形式宣扬了人文思想,而非反对专制,故排除B项。故选D。【点睛】根据“古希腊罗马”、“突破宗教……禁忌”等关键词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指的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14.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
本文标题: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