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周时,王室拥有重兵,周王的政治号召力通过“册命”“朝聘”“巡守”“贡纳”等制度得以广布四方;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这种政治结构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体现了周王与诸侯地位平等C.顺应了当时社会实际D.使血缘关系开始与政治挂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王室拥有重兵,周王的政治号召力通过‘册命’‘朝聘’‘巡守’‘贡纳’等制度得以广布四方”表明周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诸侯也有统治权,这种二元制结构有利于扩展西周的疆域,巩固统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形势,顺应了当时社会实际。故答案为C项。A项,西周时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周王地位明显高于诸侯而不会是平等的,排除;D项,夏商时期血缘关系就开始与政治挂钩,排除。【点睛】关于分封制,可以考查分封的目的、对象、权利和义务以及作用: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疆域,扩大了统治基础。2.战国时代存在一种分封体制,其封君有在封邑征税的特权,但其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表明战国时期-2-A.传统分封体制基本延续B.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C.封建割据经济基础强化D.周王室权力日渐衰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其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可见封君的权力受到制约,有利于国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传统的分封制已经受到冲击,故A错误;根据题干“其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可见封君的权力受到制约,有利于国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传统分封制外出现新的有利于国君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故B正确;材料中“封君有在封邑征税的特权”是封君经济权力的延续,并不能体现经济基础的强化。故C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诸侯国管理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周王室权力的信息,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3.《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A.旨在推动儒法融合B.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D.彰显皇帝的绝对权威【答案】C【解析】“行同伦”是配合秦朝统一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措施,C正确;A属于汉代思想特点;秦代主要是法家思想指导,B错误;D中皇权绝对权威说法错误。4.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又采用了“五德之运”学说,认为周是火德,秦为水德,秦代周,符合水灭火。这反映出秦始-3-皇A.彻底摆脱了商周政治观念的影响B.对君主专制有强烈的政治追求C.利用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主要采用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答案】B【解析】材料中“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可得出具有神权与政治结合的色彩,而商周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具有强烈的神权与政治结合的色彩,排除A;“上帝的嫡长子”除了神秘性外,还有唯一性,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更能体现独尊性,“五德之运”学说也是为了论证秦始皇统治的合法性,所以,以上材料体现了秦始皇对君主专制的强烈追求,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利用血缘关系形成政治结构,这是周代宗法制的特征,排除C;材料不能看出以德治国的方略,采用这种学说意在论证秦代周的合法性,不代表治国主要采用这种方略,实际上,秦朝是依法家思想治国,排除D。5.汉吕后尽专权横肆,吕后四年,曾有一诏书,说皇帝疾久不已,不可属天下,命群臣公议替代的新皇帝。霍光以后,汉昭帝崩,诏群臣议所立。这表明A.吕后专横左右皇帝废立B.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加强C.官僚集团控制皇位继承D.传统政治习惯影响君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吕后命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到霍光时期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说明传统的政治习惯影响君权,D选项符合题意。吕后专横左右皇帝废立的说法错误,后宫专政是君权膨胀的产物,A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受到传统政治习惯的威胁,B选项排除。官僚集团控制皇位继承的说法错误,官僚商议皇位继承人主要是由于皇帝年幼导致的,C选项排除。-4-6.西汉从周亚夫以条候为相起,至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前为宰相者必先得封侯,当时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B.异姓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C.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D.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汉选相的范围,不是选官制度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异姓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故B错误;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这说明当时忽视宰相治政素养的问题,而是局限于侯爵之内,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宰相治政素养与选拔范围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这样,在人才选拔制度上汉武帝推动了A.由高门政治向选贤政治的转变B.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C.系统考核中央官吏标准的制定D.对被举荐人考试方法的类别界定【答案】A【解析】【详解】“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转变了高门政治基础,“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注重选贤,故A正确;材料虽然提到了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但不能说明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不是考核中央官吏的标准,故C错误;材料“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是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提及考试方法,故D错误。-5-【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联系所学汉朝的选官制度分析解答。8.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西汉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员,“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说明刺史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故A正确;建立监察区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刺史职能的变化,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非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9.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A.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B.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C.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D.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在地方设立诸多官职并不能说明当时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故排除A项;根据题意可知,唐代前期在地方设置的这些官职都不是固定的常设职务,所以其目的并不是为-6-了分散地方权力,而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制度建设,故排除B项,故选C项;题意中没有涉及藩镇的内容,故排除D项。10.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A.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B.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C.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D.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等信息来看,唐太宗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故答案为B项。“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不能反映南北学术交流,排除A项;这一做法不能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方式的变化,与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无关,排除D项。1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7-12.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带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A.实现了选举对象的自主化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有利于改善社会读书风气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所述等于说科举制度向读书人敞开了大门,给每个想争取和有条件争取更高社会地位的士人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把应试的主动权交给了选举对象,是否参选,取决于个人意愿,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选举对象的自主化,不能说明选出的官员素质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不一定能改善社会读书风气,C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科举制报名的自主性,不是对特权阶层的打击,D错误。13.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A.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B.避免了官僚之间的内斗C.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D.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议事程序”中“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可以看出,这一做法对“行省”长官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有监督、制约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是“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不是“朝政”;而且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的权力制约,与制约中央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并不一定就能够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排除;D项,行省议事程序加强了行省官员间的制约,不利-8-于提高行省议事的效率,排除。14.明朝张居正所立了“考成法”规定六部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否则处罚六科(负责监督)也根据账簿,要求六部汇报执行情况最后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这一方法A.有效防范了官员贪腐B.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C.使监察制度最终完善D.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考成法”是通过帐簿登记了解官员承办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层层监督、督促情况,这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故B项正确。“考成法”不是防范官员贪腐,故A项错误。“考成法”也涉及行政部门的督促执行,并不能说明监察制度最终完善,故C项错误。这是对官员承办事件的考查,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15.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设于宫中,
本文标题: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