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单元提升练(三)一、选择题1.(2019·陕西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说,自己的著作之所以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解析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答案B2.(2018·广东深圳调研)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说:“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义和团民众包围和攻击华北地区的外国人,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纠集八国军队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并以天津为前沿阵地,最终攻陷了北京,故D项正确。答案D3.(2019·山东济南模拟)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2-A.史料选取不同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解析两部教科书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选取的史料不同,但这并非主要原因,史料选取的不同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故A项错误;史观运用并非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的教科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自然对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持批评否定态度,而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符合国民政府的民族主义,故C项正确;1906、1933年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相同,故D项错误。答案C4.(2019·重庆主城模拟)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体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解析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结社的权利,而“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体312个”体现了人民践行结社权的热情,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故C项正确。答案C5.(2019·江西师大附中模拟)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A.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皇权不复存在,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故B项正确;根据“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并不能说明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改良和革命,故D项错误。答案B-3-6.(2019·山东济南模拟)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国共产党发出指示:“现在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这一指示()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C.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D.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解析由材料“现在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可以看出,苏联给中共的指示忽略了中共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D正确。答案D7.(2019·河北唐山模拟)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标志着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这支新型人民军队()A.党的领导是其显著特征B.建立伊始毛泽东掌握军队领导权C.抗战初期被改编为八路军D.为“打倒列强,除军阀”立下不朽功勋解析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创建军队的开始,因而党的领导是这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显著特征,故A项正确。答案A8.(2019·山东临沂模拟)为了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精神。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B.国民政府为应对日本入侵积极准备C.国民政府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D.运动的开展有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解析根据材料“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4-精神”可知,这场运动有利于提高民众素质,故D项正确。答案D9.(2019·山东潍坊模拟)1937年7月8日,蒋介石电令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之后,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谋求和平解决事变。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A.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B.寄希望于国际调解C.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D.对日方针摇摆不定解析根据材料“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谋求和平解决事变”可以看出,蒋介石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故选C。答案C10.(2019·山东日照模拟)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顽固派对皖南新四军发动突然袭击,造成新四军重大损失。事变发生后,中共决定“不宜借此事件与国民党决裂”“在全国主要地实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军事上除个别地区外,以暂时不反攻为妥。”此举的出发点是()A.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B.维护全民族抗日的大局C.争取国际国内舆论支持D.团结国民党内进步势力解析事变发生后,中共决定“不宜借此事件与国民党决裂”,但在军事上除个别地区外,以暂时不反攻为妥。据此可知,中共以维护全民族抗日的大局为重,故B项正确。答案B11.(2019·山东枣庄模拟)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开放党禁B.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C.官僚资本受到抑制D.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解析材料“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反映了抗日救亡的一面,“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反映了要求民主的一面,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9·四川成都模拟)1943年春节,有记者报道太行根据地乡村民众过年的情况:旧历-5-元旦,驻在各村的团体机关与驻地民众一同举行团拜,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耍钱”等各种不正当的娱乐已经减少,演新戏、开晚会等是最常见的娱乐;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据此可知()A.根据地村民的文化素养普遍提升B.传统节日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C.根据地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民俗节日呈现出革命动员的特征解析从材料“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可知,材料反映出民俗节日呈现出革命动员的特征,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9·福建三明模拟)“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举措,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满期,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的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新约运动》等材料二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比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比才放弃”。而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的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的骤变迫使中国的外交重心不得不发生转变。国民政府前期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就半途而废了。——摘编自《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外交志(2)》-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革命外交”策略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美列强对待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态度及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订新约运动的历史影响。答案(1)原因:北洋军阀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五四运动后,国人民族意识增强,掀起爱国运动;列强对华政策发生改变,为改订新约运动提供了可能;一战后,世界民族自决潮流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理解: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斗争目标,带有革命性;但采用非暴力的手段,用温和的谈判方式。(2)态度: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原因:维护列强在华利益;中国经济水平与列强差距大,威胁小;列强在华利益不同。(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影响:改订新约运动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意,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赢得部分主权;实现了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改订新约运动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4.(2018·安徽黄山考前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结果,经过拿破仑的个人独裁,又回到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后来,法国陆续采用一系列的革命手段来解决问题,包括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1870年革命,每一次革命中又有好多次小的革命或暴力夺权事件。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共和”就是所有的人都有一席之地。——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材料二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
本文标题:(鲁京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新民主革命 单元提升练(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4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