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讲生态环境保护基础题组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2题。1.为大范围降低风速,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答案C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大范围地区降低风速宜采用中密度防护林。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答案A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2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对应地区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化②兴修水利③毁林开荒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在历史上,人类生产活动越深入的地区,植被遭到的破坏也越严重。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对应的地区,即我国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和西北地区的绿洲地带,是当时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且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因为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对植被的破坏严重,其中毁林开荒、营造宫殿和陵墓等行为是使当时这些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图中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地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而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是东北林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价值远远高于人工湿地,但近年来,我国天然湿地在减少,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35.关于我国湿地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①类型多样②面积居世界第一位③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高山到平原均有分布④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无湿地分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且分布广泛,未在图上标注的山西、甘肃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也有湿地分布,因此说法①③正确,④错误。我国的湿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位居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之后,因此说法②也不正确。6.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三江平原多荒地,可开垦为耕地B.鄱阳湖、洞庭湖面积广,为长江径流的调节系统C.崇明岛东滩地处土地紧缺的上海,为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D.湛江红树林,可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答案B湿地的主要功能或用途应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把湿地当成扩大耕地和扩建城区的对象,会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因此A、C两项错误;D项所提到的红树林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还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要注意保护,不应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因此D项错误。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7.图示地区草场载畜量的分布规律是()A.西部大于东部B.东部大于西部C.东西部相当D.南部大于北部4答案B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地区以草原为主,西部地区以沙漠为主,所以东部地区的草场载畜量大于西部。8.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张过程C.地形是影响荒漠化进程的主要因素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答案A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提升题组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全国处于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就有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据此回答下面两题。9.下列不属于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是()A.草地过度放牧B.高强度捕猎C.外来物种入侵D.向土壤中添加有机肥答案D向土壤中添加有机肥会增加土壤肥力,不会对土壤造成破坏,所以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10.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答案B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野生水稻基因的存在使我们在利用资源时的可选择性增加,相当于多储存了一种资源。5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下面两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大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答案C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土地沙漠化面积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大致相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12.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薪柴林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开发自然资源。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题。613.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答案B读图可知,地形对此类环境问题影响极大,同时该地区过度砍伐,故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形成了低洼平坦的平原。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1)据图简述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特点。(4分)(2)说明沼泽率与垦殖率的上述变化对该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答案(1)沼泽率持续下降,1994年后趋势减缓;垦殖率持续上升,1994年后趋势减缓。(2)湿地面积减小,破坏该地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生产力(生物多样性),使湿地涵养水分、蓄积洪水、调节气候等功能下降。解析(1)沼泽率、垦殖率的变化一要看变化趋势,二要看变化幅度大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2)回答该问题首先要明确沼泽的生态功能,然后从沼泽率降低对该功能的破坏角度思考。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三峡库区有144个植物群系,6388种高等植物,3418种昆虫,500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36个植物群系受到部分或全部淹没影响,4种地方特有植物的野生种群遭到淹没7(1种全淹,3种部分淹没)。水文情势改变是影响水生生物的主要因素,长江水系共有鱼类350种,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等1085种,三峡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巨大,减少三峡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三峡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1)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8分)(2)三峡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特别是一些珍稀水生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不可逆转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3)对于被淹没的陆生珍稀植物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2分)答案(1)水库建设使一些陆生生物的栖息地丧失、活动范围缩小,使许多动物在蓄水时被淹没或被迫迁移他处;使一些陆生植物被淹没;水库建成后,从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变为水库湖泊生态系统,破坏了水生生物生长、产卵、繁殖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大坝建成后,阻断了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洄游产卵,影响了它们的繁殖。(2)建立中华鲟、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在中游自然繁殖中华鲟;采取人工繁殖投放措施,解决其洄游产卵问题;建立长期的生物监测站。(3)采取移植、人工培育及建立植物园和保护区等措施加以解决。解析水电资源开发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巨大。水库建成后,将淹没江河两岸大片土地和森林植被,从而直接影响陆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本题考查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知识。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第四讲 生态环境保护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