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9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科指导意见]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其突出。(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2.经过(1)兴起发展: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1853年3月定都天京。(2)达到全盛:经过北伐与西征,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由盛转衰:天京变乱。(4)后期斗争①军事上: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②政治上: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5)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2)《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3)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2-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大同之世。这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构图解史】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信息提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政府,目标是建立小农经济的理想天国。【构图解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探究1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相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没有真正实行。(2)不同点①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前者把土地平分给农民,希望把整个社会改造成整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违背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具有落后性;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性。②空想性的内涵不同:前者平分产品,违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私有经济、拥有私有财产的主观愿望;后者没有实行资本主义方案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即社会客观条件。③财产所有制上:前者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即财产公有制,反对拥有私有财产;后者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3-④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前者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2019·山东青岛模拟)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为挽救太平天国而采取的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洋务运动是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学习西方来摆脱内忧外患的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两者都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各自危机,故B项正确。答案B探究2从“史料史证”角度解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1.“天京事变”的影响(命题专家言论)首先,它搞垮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核心,削弱了起义队伍。第二,它使得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急剧逆转。第三,它使得太平天国的思想信仰发生了危机。许多人通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看穿了“拜上帝教”的西洋镜,从此悲观失望,人心趋于涣散。——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使太平天国运动失去了领导核心,造成了思想信仰上的危机,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惨败。2.太平天国的乌托邦实验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不能不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的越细,危险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核心论点:太平天国运动构建的理想社会与社会实践结果相背离;《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理想天国,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实践证明,任何社会运动或-4-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1.(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解析解答本题抓住“根本原因”限定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革命纲领,导致其失败,故D项正确;A、B和C均不是根本原因。答案D2.(2018·海南单科,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解析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项错误。答案A考法1《天朝田亩制度》的形成【考题1】(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5-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答案D『方法突破』★明立意从太平天国创建新制度的原因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抓关键明确“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的内涵,即平均、平等、专制等。★清误区本题属于逆向(否定)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中国古代“大同”思想认识不清,“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考法2从现代化角度审视太平天国运动【考题2】(2019·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近代史史学新观点》试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史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了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观点二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运动长期-6-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颁布的《资政新篇》虽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解题技巧』★关键信息信息1据材料“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可知,与现代化进程相违背。信息2据材料“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可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思路点拨首先,明确现代化的概念,“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然后,根据认知情况围绕太平天国与近代化的关系,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考点二辛亥革命知识点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3.革命党人的准备(1)组织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2)思想: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3)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知识点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爆发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3.结果(1)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7-(2)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知识点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的高潮1.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3月颁布。(2)内容①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及国民享有的基本权利。③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3)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民国共和政体的失败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散尼尔·佩弗知识点四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意义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原因①同盟会涣散,成分复杂,把推翻帝制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②立宪派和旧官僚害怕革命。③袁世凯掌握清朝军政大权。(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8-但辛亥革命只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图解历史】清王朝统治结束信息提取: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的统治结束。【漫画说史】共和体制的确立信息提取: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原则,也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漫画解史】辛亥革命的“成”与“败”信息提取:图1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2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9-探究1从“唯物史观”角度解读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1)必然性①经济基础: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②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本文标题:(鲁京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新民主革命 第9讲 太平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6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