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华宁县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
1华宁县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模拟测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太大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答案】1.A2.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题详解】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益甚微,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故选A。【2题详解】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中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趋缓,但侧面则会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应为回流,而是趋向于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人口老龄化也会进一步发展。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①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②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2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读“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3.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A.1963~1972年B.1975~1986年C.1985~1990年D.2000~2010年4.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3.C4.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3题详解】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应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间,也就是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读图得知,该国在1985年—1990年期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数量有减少。C正确。【4题详解】目前该国人口的死亡率、出生率都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0增长,而且维持这种状况的时间较长,该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所以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3能力。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B.老年C.青壮年D.少儿6.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答案】5.D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金字塔图的判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5题详解】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故选D。【6题详解】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故选B。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4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8.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A.四川、广东B.湖北、重庆C.河北、山东D.新疆、甘肃9.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D.甲地优美的环境【答案】7.C8.A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7题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A错。亚洲迁往拉美在地理大发现以后,B错。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C对。欧洲经济发达,D错。故选C。【8题详解】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而四川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众多,产生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故选A。【9题详解】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A对。而严格的户籍制度及良好的教育条件及环境,不利于人口迁出,BCD错。故选A。调查报告显示,某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下图为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10.关于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流向西部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B.流向东部的农民工占流动农民工的比例最低C.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上升11.缓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工荒”,以下措施合理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吸引海外移民,鼓励生育C.减小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D.降低生活水平以减少生活成本【答案】10.D1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10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农民工流向中西部增多,流向东部减少,但不能说明流向西部农民工数量多于东部,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农民工流向中西部的比常年增多,一方面是中西部接纳产业转移,增加就业就会;一方面是东部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生活成本上升,故选D。【11题详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在新的形势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支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故选A。6《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具有下列哪种特点()A.极易被破坏B.再生能力差C.利用潜力小D.数量是有限的13.“生态脚印”说明()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B.环境容量是有限的C.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利用D.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4.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A.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承载力太大C.资源消费量小D.资源利用与环保不协调【答案】12.D13.B1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特点及环境人口容量,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12题详解】材料“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光”反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故选D。【13题详解】结合上题结论,由于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则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具有有限性。故选B。【14题详解】由“生态脚印”知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造成巨大消耗,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冲击,“生态脚印”大的国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越不协调,故选D。7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如图为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时间开始年份大约是()A.1950年B.1990年C.2010年D.2030年16.据图推测,2010年左右我国()A.青少年人口数最少B.老年人口数量最少C.劳动人口数量最多D.劳动人口比重最高17.中国在“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推测下列经济发展措施中不匹配的最可能是()A.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障制度D.全力发展重化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答案】15.B16.D1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读图能力是解题关键。【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读图可知,我国8在1990年人口负担系数约为50%,以后将低于此数值,故选B。【16题详解】读图可知,20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最小,而人口负担系数是一个比值,不是具体人数多少,在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比值最高,而非劳动力人口比值最低,所以人口负担系数最低,故选D。【17题详解】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人口比重高,此时应当充分就业,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由于机会窗口期过后,会出现人口老龄化,所以应当健全养老保障制度,而大力发展重化工工业,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19.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答案】18.A19.B9【解析】【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意愿强弱;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拥有.【18题详解】由图中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可以判断,离中心近付租能力强的是商业及公共服务;其次是住宅,住宅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最外围是工业区.A正确。【19题详解】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离住宅区近,人口众多,所以有市场优势及劳动力优势.B正确。【点睛】本题以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下图表示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该城市盛行风为()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21.该城市要建设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10A.甲B.乙C.丙D.丁【答案】20.B21.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合理布局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20题详解】城市工业区应布局在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图示功能区布局合理,即工业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所以当地盛行风是西南风。B对。A、C、D错。故选B。【21题详解】学校是无污染单位,适宜建在居民区,甲处距居民区近,学生上学方便,且甲处是沙滩地,不占用耕地。A对。乙、丙离居民区较远,学生上学不方便,且丙地占用农田,B、C错。丁地距居民区也较远,且占用耕地,D错。故选A。【点睛】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
本文标题:云南省华宁县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7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