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2.了解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含义,掌握地域分异规律。3.知道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4.掌握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和特征。知识导引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这成为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2)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这种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分异。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从而出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一些地理学家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3.垂直分异规律2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4.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①纬度地带分异,热量为基础因素,南北更替,东西延伸,高、低纬度最明显;②干湿度地带分异,水分为基础因素,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中纬度最明显。(2)垂直地域分异:水热因素共同影响,垂直更替,水平延伸。(3)地方性分异现象: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源等因素的影响。三、主要陆地自然带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在大农业生产中,必然根据不同的自然地带、垂直地带和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的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否则,会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退化。歌诀法记忆自然带和植被分布热雨湿热有雨林,南北十度赤道分。热季热草都有草,西岸热沙沙尘滚。东季西地亚热带,阔叶硬叶要区分。温季温海类型同,温带大陆漠草林。高纬亚寒针叶林,北半球内有此型。苔原冰原属寒带,冰雪世界少居民。探究点一地理分异规律[核心归纳]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3含义概念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带更替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形成基础因素以热量为基础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分布显著地区低纬和高纬地区,中纬度在一定范围也有分布横贯大陆的自然带苔原带和针叶林带(高纬度),热带雨林带(低纬度)中纬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部: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两侧:温带草原带状元随笔(1)高纬地区和低纬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显著的原因是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分条件东西差异也很小。(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的差异。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项目内容形成基础在同一纬度,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的差异很大,因此这种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显著分布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中纬度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因中纬度大陆开阔,大陆东西岸分别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西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例如,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自然带更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状元随笔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大陆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4受西风控制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水分趋于减少降水较多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3.垂直分异规律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表现在自然带上也发生相应更替,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项目内容要点显著表现地区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形成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垂直带谱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更替分布规律共同性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差异性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拓展延伸(1)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体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5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上界阳坡高、阴坡低。状元随笔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地所在纬度、山地海拔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具体如图所示:4.地方性分异规律大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小尺度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非地带性分异叠加在地带性分异基础之上,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相应纬度为海洋)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地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狭长海岸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洋流状元随笔非地带性现象的分类(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2)“改变”: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6(3)“约束”: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4)块状:位于热带沙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土壤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由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和出露地表而形成的。[应用体验]读图,回答1~2题。1.①→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为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反映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③→④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水分C.高度D.光照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②是从我国东部沿海到我国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降低,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由图可知,③→④是从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反映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答案:1.B2.A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3~4题。73.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A.热带雨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4.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解析:第3题,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答案:3.C4.A探究点二世界主要的自然带[核心归纳]1.主要自然带类型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湿润、半湿润(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森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冰原带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年降水量250~450毫米)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以旱生植物(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类)为主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状元随笔各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带逐渐转变为另一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即使是同一自然带,由于所处位置、地形部位的不同,其水热状况不同,因而其自然景观也有差异。82.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自然带名称分布成因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热带雨林带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横贯大陆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带低纬度地区(10°N~25°N)大陆东岸季风环流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带雨林带南北两侧(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中部、西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附近(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部、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高与西风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季风环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纬35°~50°亚欧大陆东岸季风环流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温带草原带中纬度大陆中部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横贯大陆受副极地低气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9带影响寒带苔原带高纬度横贯大陆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带苔原气候苔原极地冰原带寒带冰原气候冰雪裸地状元随笔(1)不要混淆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和自然带三个名称。根据绿色植物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自然带的名称多数用植被名称表示,但值得注意的是,植被名称后面加上“带”字才表示自然带的名称,二者不可混淆。而植被类型是在一定的气候类型条件下形成的。如:“热带雨林”表示植被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表示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带”表示自然带。(2)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以北半球为例)[应用体验]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10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A.干湿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解析:第1题,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①地的成因是海拔高;③地的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⑤地的成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第2题,图中②③④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1.A2.C3.如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3)在图中的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陆地自然带(字母)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7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