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季延中学2018年秋高一年期中考试地理科试卷一、选择题。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与脉冲星所在天体系统层次相同的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如果发现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有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1.B2.A【解析】【分析】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性,生命存在的条件。【1题详解】读材料可知,脉冲星所在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属于同一层次的天体系统,B正确。故选B。-2-【2题详解】题目要求的是自身条件,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和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属于外部条件,故排除C、D。地球上有生命的自身条件包括: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故A正确,B错误。故选A。【点睛】天体系统的层次性: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cūn)乌”的记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A.耀斑B.黑子C.日珥D.太阳风4.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光现象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5.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①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②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④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B4.B5.D【解析】【3题详解】材料中提到的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故B项正确。【4题详解】当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中低纬度,不会出现极光现象;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和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的影响,故B项正确。【5题详解】-3-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整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故D项正确。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在它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B.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C.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壳D.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7.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图例:……横波--------纵波A.B.C.D.【答案】6.D7.A【解析】【6题详解】莫霍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因此地球内部圈层从地表到地心依次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D正确。【7题详解】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四图中只有①在地下某一深度处横波突然消失,故A正确。-4-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图中曲线中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9.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10.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答案】8.D9.C10.B【解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由图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因此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③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④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5-【9题详解】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太阳高度是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地势高低、云层厚度、植被状况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会产生影响。【10题详解】④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近年来因为全球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使两极地表反射率降低。考点: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实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和180°经线重合,而是有三处弯曲。左图、右图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三处弯曲所处经纬度示意(图中虚线表示弯曲处的国际日期变更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不考虑天气因素,最早看到2016年元旦第一缕阳光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2.下面各段经纬线的长度最大的是A.③—④段经线B.①—⑦段纬线C.①—⑥段经线D.③—⑤段纬线【答案】11.D12.A【解析】考查日界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经纬线长度特点。【11题详解】日界线上的时间是新一天中最早的时间。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纬度相同,经度不同的两地,地方时东早西迟,偏东的地点日出较早;如果两地经度相同,纬度不同,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图中②、③、④经度位置相当且位于最东,但元旦这天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由北向南昼渐长,日出渐早。据此判断出④日出最早。故选D。-6-【12题详解】纬线上一个经度差所夹的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最长为111千米;经线上相隔一个纬度所夹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由此比较各段经纬线所跨经纬度即可得③—④段经线长度最大。故选A。读某地某时刻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3.该地可能位于()A.20°NB.20°SC.30°ND.30°S14.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昼夜平分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答案】13.B14.D【解析】【13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正午日影大部分时间朝向正南,少部分时间朝向正北,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故选B。【14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纬20°,当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直射南纬20°,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昼短夜长,为冬季,正值寒冷干燥季节,故选D。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点睛】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7-下图为我国某地2017年元旦日落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顺流而下,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A.南→北B.东北→西南C.北→南D.西北→东南16.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落景观的日期在A.2017年2月B.2017年7月C.2017年12月D.2018年1月【答案】15.D1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景观图的判读。【15题详解】由题意可知此图是2016年元旦日落景观素描图,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图中小船顺流而下,所以人和船应该西北—东南方向。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16题详解】此图是我国某地2016年元旦日落景观素描图,要出现与图示相同的日落景观,太阳直射点应和2016年1月1日的所处的位置大致相同才有可能出现。所以,太阳直射点与1月1日所处纬度一致应在12月初的时候,该地再次出现图中所示日落景观的日期就应该在2016年的12月初,C选项正确。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右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17.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2月19日4时B.2月19日12时C.2月18日12时D.2月18日20时18.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答案】17.A18.D【解析】试题分析:【17题详解】由图可知:南极长城站在西四区,比北京时间晚了12小时,当北京时间零点时,长城站应是2月18日12时。选B正确。【18题详解】春节假期期间,北半球的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是极夜期,不宜科考,A错;北半球各地此时昼短夜长,但昼长逐渐增长,B错;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但昼在长逐渐变短,长城站的日落时间在提前,C错;2月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渐减小,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请回答下面下列各题。-9-19.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25℃B.12℃C.10℃D.8℃20.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21.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9.B20.D21.B【解析】考查温室效应,大气的热力作用。【1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外面温度计的度数是10℃,因透明玻璃瓶的保温作用,瓶内的温度应高于10℃,又因十分钟的时间较短,不会太高,达不到25℃,A错误,B正确。故选B。【20题详解】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作用强,同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给大地,则大气逆辐射强,故使保温效应增强,而导致气温升高。图乙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反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地球变暗”即大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是由于大气污染严重,云层、灰尘多,导致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削弱了部分太阳辐射,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图乙中②为反射作用,B正确。故选B。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小明同学去北京(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10-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22.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A.35°B.40°C.45°D.50°23.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A.9时B.11时C.13时D.15时【答案】22.D23.B【解析】【分析】考查日晷的原理。【22题详解】根据日晷的结构可知,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故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在北京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纬度的余角,北京的纬度约为40度,所以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50度,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晷面被分成24等分,每等分为1小时,仔细读图,根据图中时间刻度可知,图中的日晷的晷针所指的时间为11时附近,B正确。故选B。【点睛】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使当地纬度和晷面与地平面的
本文标题: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8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