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60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缩短距离B.应改为“之”字形,降低坡度C.穿越处的地质构造一定为背斜D.西北—东南走向,长约8km2.甲城镇与图中最高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680mB.480mC.500mD.720m【答案】1.A2.A【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隧道穿过等高线密集区,缩短了距离,A正确;隧道不以直线较小的坡度穿过山区,不能修建成“之”字形,否则会增大难度和成本,B错误;该隧道穿越处的地形是一个鞍部,无法判读该处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C错误;结合图示经纬线,该隧道为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比例尺可知该隧道约为两个单位长度,长约4Km,D错误。因此本题A正确。【2题详解】甲城镇海拔高度范围为0—100m,图中最高处海拔在山顶600—700m,则两者的相对高度大于500m小于700m,A选项符合题意。3.下图为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图中B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B.图中B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C.图中甲、乙阴影区域比例尺相同D.图中阴影区域甲比例尺小于乙【答案】A【解析】【详解】读经纬网图可知A点的坐标为(30°N,60°W),B点坐标为(60°N,150°E),就南北方而言,B位于A地北方,两地经度之和为210°大于180°,因此,东经在西,西经在东,B在A点的西方,综上所述,B在A的西北方,A正确,B错;读图可知,甲、乙的图上面积相等,但甲的纬度高于乙,甲图中纬线对应的实际距离短于乙图,所以,由比例尺定义可知,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C、D都错。故选A。【点睛】学生因为粗心,没有认真读取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直接看图中两点的相对位置,或者是根本不知道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的判断方法,而错选B。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小题。4.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1100千米B.2200千米C.3300千米D.4400千米5.关于图中四个地区所处的位置叙述错误的是()-3-A.A地东半球北半球B.B地西半球北半球C.C地东半球南半球D.D地东半球南半球6.从A地到B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C.一直向西走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答案】4.A5.A6.D【解析】【4题详解】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cos60°×111Km=1100千米,A选项正确。【5题详解】结合经纬图可知A地坐标为(170°E,6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A错误;B地坐标为(170°W,6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正确;C地坐标为(0°,6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C正确;D地坐标为(10°E,6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6题详解】AB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从A地到B地,最近的球面距离是AB两点与地心构成的大圆的劣弧段。因此从A地到B地,最近的走法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选项正确。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7.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港到荷兰鹿特丹港口的最佳路线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8.下列关于上图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峡①和②是大洲间分界线B.世界上锡矿出口最多的国家在②图中C.有明显密度流的海峡是①和③D.在通过④海峡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答案】7.C8.B-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海上航线。【7题详解】从上海到鹿特丹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②、曼德海峡④、直布罗陀海峡①和英吉利海峡③;正确答案选C。【8题详解】②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故事大洲分界线;A项错误;有明显密度流的海峡是①直布罗陀海峡和④曼德海峡;C项错误;从上海到鹿特丹将从阿拉伯海进入红海,由于红海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故船只吃水深度将变浅;D项错误。故选B项。【点睛】考查区域定位,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查。注意有密度流的是直布罗陀海峡。读“某地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甲地区可能是A.伊比利亚半岛B.印度半岛C.阿拉伯半岛D.中南半岛10.下列选项最符合乙所在大洲地形地势特征的是A.以高原为主B.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C.东西高,中间低D.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答案】9.B10.B【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位置判读和亚洲地形地势特征的分析。【9题详解】根据图中经度数值变化可以判断甲地位于(20°N,80ºE)附近,由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印度半岛,故选B。-5-【10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乙地位于(20°N,100ºE)附近,结合其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判断该地位于中南半岛,所在大洲亚洲地形地势特征是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故选B。下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在图一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态为()A.东非裂谷B.海岸山脉C.大西洋D.喜马拉雅山脉12.如果①处为南美洲,则大洋板块为()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非洲版块【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受张力作用,与图示作用力相反,A错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对运动,形成海岸山脉,故B正确。大西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之间,处于板块张裂区,以张力为主,C错。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形成的,与印度半岛相接,不会出现图示的海平面,故D错误。【12题详解】如果①处为南美洲,则该区域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附近,图示大洋板块为南极洲板块,故选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对运动,形成北美洲海岸山脉,故A错。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对运动形成岛弧,故B错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对运动形成地中海,故D错误。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围示意竖版世界地图中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读下图回答下面各小题。-6-13.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4.若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A.东北航线B.西北航线C.经苏伊士运河航线D.经巴拿马运河航线【答案】13.A14.B【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13题详解】根据图示轮廓判断甲大洋位于大洋洲和南美洲之间,是太平洋。故选A。【14题详解】北美大陆北岸的北冰洋沿岸航线距离短于亚欧大陆北岸的北冰洋航线,故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图中的西北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航线到大西洋,再跨过大西洋才可以到北美洲东海岸,距离远;经巴拿马运河航线需要跨过太平洋,距离远。故选B。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7-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B.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C.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据图可知,奥伊米亚康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①对;奥伊米亚康深居内陆,冬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小,②对;北大西洋暖流对圣彼得堡影响较大,但无法对奥伊米亚康产生直接影响,③对;千岛寒流对奥伊米亚康的影响很小,④错。因此,①②③正确,故答案选A项。【16题详解】该地纬度高,夏天昼长可达21小时,几乎整个夏天都有白夜现象,夏季的夜晚非常短,A可信;当地土地都是永久冻土,B可信;该地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非常大,C不可信;该地降水大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存在,D可信。故答案选C项。-8-【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7.图中河流流向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东北流向西南D.自西南流向东北18.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A.纬度、地形B.地形、洋流C.洋流、地形D.纬度、洋流【答案】17.D18.B【解析】【17题详解】本题通过等值线图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利用区域认知能力进行自主判断。根据海陆分界线可以判断,该河流与海洋相连,说明该河注入东部海洋,所以河流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D正确。【18题详解】-9-本题以“等温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的能力。①地有河流流经,地形为河谷,导致等温线凸向高纬地区;②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侧,受洋流影响比较明显,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该处有寒流经过。故答案选B项。点睛:等温线分布规律:(1)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冬季大陆,②地势较高;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经过。(2)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夏季陆地,②地势较低;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经过。(3)如果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地区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4)等温线呈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读我国东部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各题。19.若图中表示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则①处等温线向北凸出最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地形影响D.太阳辐射影响20.若如上题所述情况,图中②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主要是()A.冬季风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地形影响D.太阳辐射影响【答案】19.C20.A【解析】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1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东西两侧都有山地,说明①处位于谷地,地势低,所以气温比东西两侧高,导致等温线向北凸出,故为地形因素影响所导致,C正确。故选C。-10-【20题详解】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则。②③处处等温线向南弯曲即凸高为低,说明②③处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读图可知,②③地位于位于北部谷地以南,谷地成为冬季风南下的通道,且峡谷地形有加大风速的作用,故谷地处以南②③处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气温比同纬两侧低。A正确。故选A。读下图,完成下面各小题。21.与成都所在盆地相比,A盆地内()A.城市相距较远B.河流流速较快C.热量较为充足D.人口密度较大22.与C地比较,B地降水()A.较多,原因是地处西风迎风坡B.较多,原因是离海洋较近C.较少,原因是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D.较少,原因是深居内陆23.A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内蒙古高原相比,冬夏气温差异明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气温A盆地高于内蒙古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冬季气温A盆地低
本文标题: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9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