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范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调研试题(含解析)
-1-河南省范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调研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经营方式的变化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原始农业使用耒耜到汉代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再到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不是经营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与手工业无关,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上述材料说明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世界市场范围扩大-2-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及所学知识可知资本输出的时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为D。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时间在新航路开辟的时候,与材料不符,A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排除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间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与材料内容不符,C错误。3.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用洋纱代替土纱的现象,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华南各埠为主;从19世纪70年代末起,逐步扩展到了华北和内地各省;到19世纪80年代,云贵四川、东北各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A.棉布是民众的主要衣料B.对外贸易的逆差在扩大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纱代替土纱的现象反映了外国商品对自然经济的冲击,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故D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棉布是民众的主要衣料,故A排除;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对外贸易的逆差,故B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洋纱代替土纱,没有反映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用洋纱代替土纱的现象……云贵四川、东北各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国商品对自然经济的冲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的一些情节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下表描述的-3-是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妇女外出活动增多B.男女平等成为现实C.社会观念发生变化D.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反映妇女外出活动增多,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男女平等,排除B;从材料中的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薪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来看,说明当时英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的传统会观念发生变化,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贫富差距扩大的信息,排除D。5.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一是政府间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两种海上贸易模式”的“开启”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平息倭患”主要与戚继光抗倭相关,此时是16世纪,世界也-4-因新航路的开辟而日益连在一起。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中两种海上贸易模式的开启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事实上闭关锁国政策也没有终结,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存在,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明朝”不符,排除;D项,虽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6.与下图中的学堂创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中“1862”、“1863”、“1866”、“1880”、“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世纪60至90年代的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的洋务运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学习的是西方的制度,与材料时间及内容不符;C选项错误,清末新政发生于1901-1911年,与材料时间及内容不符;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与材料时间及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马克思把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变化定义为:“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这场“大革命”带来的影响是A.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B.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5-C.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D.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可知马克思说的大革命是商业革命,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不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A选项排除。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B选项排除。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D选项排除。8.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这种现象说明A.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B.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C.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D.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辟土殖谷为农”和“粒食之民”等信息表明,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粮食种植在农业中具有特殊地位,人们依靠粮食赖以生存。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动力,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古代中国农业还包括养殖业,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粮食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排除C项。9.读“1840—1913年中国棉布市场结构变化(单位:百分比)”表。表格数据可以用来佐证-6-A.鸦片战争前传统棉织业已使用近代机器生产B.传统棉织业日趋衰败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C.中国近代棉织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D.近代棉织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远超民族资本【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数据表明,传统手工棉布的产量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反映了在鸦片战争后,传统棉织业日趋衰败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传统手工业是否已经使用机器,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表明,19世纪60年代,中国国产机制布占比为0,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外国资本的内容,排除D项。10.下表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A.世界各国经济差距日益缩小B.贸易不平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C.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D.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7-【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信息看,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世界总出口之比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世界总出口之比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甚至更少,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一直被发达国家主宰。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各国之间经济差距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贸易不平衡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反映的信息,即“发达国家间贸易”占比较大,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占比很小,说明世界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的,就材料表格反映的这一时期来看,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据此确定答案。11.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麦哲伦C.迪亚士D.达·伽马【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率先发现了美洲大陆,故A项正确;麦哲伦及其船队是横渡大西洋,实现环球航行,B错误;迪亚士是到达非洲好望角的航海家,C错误;达·伽马是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家,D错误。-8-12.公元前554年,郑国子产执政后,先后进行了三项改革:整变田亩,承认土地私有;按丘(旧时一种社会基层组织)向新的土地所有者征收军赋;把新颁布的法律条文铸在青铜大鼎上,公布于众,昭示全国上下一律遵行,以限制强宗贵族的特权和不法行为,保护庶民百姓的利益。由此可推知A.贵族政治已经终结B.封建土地所有制完全建立C.平民利益成为子产执政的出发点D.子产的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子产的改革是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私田大量出现,子产的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D符合题意,正确。贵族势力依然存在并强大,“已经终结”表述不准确,故A错误。“完全建立”不准确,春秋战国是正在形成阶段,故B错误。庶民不等于平民,平民利益不完全等同于子产的政权基础,故C错误。13.曾出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说,晋省“无业贫民,专以佣工度日”。这反映了当地A.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土地政策导致农民贫困C.劳动力流失经济落后D.民众迫于现实外出做工【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无业贫民,专以佣工度日”说明民众生活困难,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当地民众以佣工度日,可能是在外地被雇佣,排除A项;农民贫穷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一定就是土地政策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山西经济落后,排除C项。-9-14.“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凤阳村的变化主要是1979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开始的,不是1978年正式开始的,排除B项。C项内容出现在1958年,排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是21世纪初,故D项错误。15.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C.“唐三彩”是唐代北方青瓷重要代表D.清代珐琅彩融入了外来艺术色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中国古代陶瓷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邢窑的白瓷“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青瓷属于南方,不是北方,而且“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并不是青瓷,故C错误,符合题意,选C;珐琅彩是国外传入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清代珐琅彩融入了外来艺术色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6.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10-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思潮【答案】A【解析】【详解】1916年,清政府已被推翻,民国建立。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A错误,符合题意;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以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导致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B、C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7.从洪武帝到崇祯帝,明朝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税征收的法令和法规,其内容涉及税种的开设与
本文标题:河南省范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调研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9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