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选修)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B.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潮多发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D.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2.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广布B.冬暖夏凉C.多旱涝灾害D.河流稀少【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①拉斯加—冰屋,半陷地下,是利用冰雪防风保暖,与地热无关,故A项错误;②东南亚—水屋,房屋高架,是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架高防湿防虫,故B项错误;③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是因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窗小防风沙减少室外热空气进入,故C项正确;④北欧—木屋,顶尖坡陡,是因为当地降水多,尖屋顶利于雨水下流,故D项错误。故选C。【2题详解】②东南亚—水屋,②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易发水旱灾害,故水屋架高防湿防水,C项正确,A、B项错误;该地全年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故D项错误。故选C。-2-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A.3月B.6月C.9月D.12月4.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B.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C.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D.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5.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植被C.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答案】3.A4.B5.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图知识、地球上的风带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北极燕鸥的越冬地是在南极,繁殖地在北极;燕鸥在两极的时间都是当地的夏季,两极的季节相反;3月-9月是北极的夏半年,9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的夏半年。燕鸥飞行是走S形曲线,与地球上盛行风向的方向大致相同,顺风飞行,利于节省体力。南北间最短距离接近2万千米,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是沿最短线路;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获得更多食物和得到休息;GPS是定位和导航,RS是遥感并不能监测其位置。-3-【3题详解】北极燕鸥的越冬地是在南极,繁殖地在北极;燕鸥在两极的时间都是当地的夏季,两极的季节相反;所以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3月,此时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半极出现极昼,夏季即将来临。选A正确。【4题详解】虚线是由南向北飞,先是飞越南半球的西风带,再飞越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后穿过北半球的西风还进入北极地区;顺风飞行,节省体力。南北两极间最短的距离是沿着经过两极的经线圈;地球的自转不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地转偏向力在赤道上是没有的。选B正确。【5题详解】南北间最短距离接近2万千米,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是沿最短线路,向北飞行2万公里,再向南飞行2万公里,一年中要超过3万千米,A错;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获得更多食物和得到休息,B错;运用GPS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C错;北极燕鸥活动在两极的极昼期,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选D正确。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6.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温差逐渐变小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7.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答案】6.D7.A【解析】-4-本题以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题详解】英国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俄罗斯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温差大,由沿海到内部,温差逐渐增大、海洋性越来越弱,大陆性越来越强,太阳辐射不断增强,A、B、C错误,D正确。【7题详解】纬度地带性——自然带南北变化,基础因素为热量;经度地带性——自然带东西变化,基础因素为水分;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变化,水热不同。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东西方向上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变化为亚寒带针叶林,为经度地带性。英国南部近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俄罗斯西部地处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故选A。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该大陆为()A.欧洲大陆B.南美大陆C.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9.甲地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0.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8.C9.A10.C【解析】本题考查北美洲。【8题详解】-5-图示48°N沿线的降水分布特征:西部沿海狭窄的范围,降水自西向东递增;而广阔的中东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递减,符合北美洲地形对降水产生的影响,故选C项。【9题详解】甲位于48°N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0题详解】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受西部山脉的阻挡,a处形成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故a地的风向为西南风。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13.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答案】11.D12.A13.D【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地理知识,主要掌握日本的气候、地形、水文、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并且能够解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11题详解】根据右图气温、降水资料分析,最冷月气温大于零度,所以c错。位于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在大陆西岸,AB错;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D对。【12题详解】读左图,可以看到富士山位于日本西北部,本州岛上山脉的西北部,是冬季,风的迎风坡,所以冬季降水丰富,A对;从右图看富士山降水均匀,但不是,受西风影响,是气候海洋应较强的结果,仍受季风影响,B错;富士山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与气压带移动无关,C错;这里纬度高,不受赤道低压的影响,D错。【13题详解】日本多山水流急,虽然径流量丰富,但不利于航运,A错;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短小,径流量不是最丰富,B错;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降水多,不会断流,C错;多山,落差大,降水多,水能丰富,利于发电,D对。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四国1997—1999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14.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印度B.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C.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D.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美国15.①国的国土面积比③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③国大得多,原因是()A.①国河流众多,有广阔的三角洲B.①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7-C.③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D.③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16.③④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A.热带沙漠广布B.水旱灾害频繁C.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答案】14.B15.C16.B【解析】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14题详解】四个国家中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是美国和印度,但是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美国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较多,所以①是美国,④是印度,澳大利亚和中国在四个国家中属于耕地面积较少的,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澳大利亚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多,所以②是澳大利亚,③是中国,故答案选B。【15题详解】根据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小可得出①是美国,③是中国,美国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小,但是美国平原面积广大,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比重小,所以美国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大得多,故答案选C。【16题详解】根据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小可得出③是中国,④是印度,两国耕地都是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多发是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共同的不利条件,故答案选B。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17.图中①~⑤分别是()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18.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答案】17.A18.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状况,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取决于区域的生态问题,干旱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地区重水土保持,森林重养护、喀斯特地区谨防石漠化,等等,据此做出判断即可。【17题详解】根据图中①—⑤的位置可知图中①—⑤分别代表荒漠化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河源区、云贵高原、森林地带,故其相应生态保护区依次是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选A。【18题详解】图中④功能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地区,不可能多冻雨灾害天气,选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读“世界主要海峡分布图”和“某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9-19.①②③④海峡中,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是()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20.与气候资料图中气候类型(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相符的地区位于()A.①海峡附近地区B.②海峡附近地区C.③海峡附近地区D.④海峡附近地区【答案】19.AC20.AB【解析】本题考查和地理景观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19题详解】①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②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③曼德海峡沟通了红海和亚丁湾,④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曼湾,选AC。【20题详解】据图分析,该种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之间的大陆西岸,根据上题分析只有①②海峡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故选AB。读“世界海陆分布及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1.根据图示,有关澳大利亚大陆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地处西半球低纬度地区-10-C.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D.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22.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及成因正确的是()A.热带气候面积广,受纬度因素影响B.干旱面积广,受大气环流因素影响C.气候分布南北对称,受海陆因素影响D.降水量从东到西减少,受纬度因素影响【答案】21.AC22.A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澳大利亚的气候和人口的分布特点,这与前边的自然地
本文标题: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9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