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政协征文稿: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政协征文稿: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CPPCC论稿:论CPPCC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市**区沙堤乡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成立之初,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各项职能作用,尽心尽力地协助了党和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并巩固其领导地位。建国初期,人民政协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了重政协征文稿: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内容: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市**区沙堤乡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成立之初,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各项职能作用,尽心尽力地协助了党和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并巩固其领导地位。建国初期,人民政协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拨乱反正、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国家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人民政协进一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期,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纷繁复杂,由此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党的执政能力受到了巨大考验,而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以团结、民主为主题,通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及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作用,在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中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第一、人民政协协助并督促党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政协以“参政为公、议政为民”为存在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与党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得以成为党的挚友和诤友,并助其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从成立至今,各级政协组织的工作总是围绕着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矛盾来展开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中,全国政协共受理提案23000余件,形成视察报告100多份,提出调研报告270多份,组织大会发言4000余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600多篇,重点围绕教育公平、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协助党和政府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市各级政协同样秉承“以人为本”的参政理念、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展开各项工作。如在生态保护方面,2007年市政协常委金克剑关于防洪堤工程不应毁防护林的专报,不仅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有关委员还被邀请参加了现场办公修改设计方案,并最终保住了南庄坪、西溪坪两片树林。在农村扶贫方面,我区政协连续两年在罗塔坪乡水田村开展相关工作,紧扣班子建设和扶贫攻坚两大主题,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中心多方筹集资金40万元,为该村建立了烤烟、干水果、养殖、用材林等4个基地,续修水渠4100米,扩修人畜饮水工程3处,新建沼气池10个,建立远程教育终端站1个。可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党通过人民政协的协助,真正做到了急群众之所急,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党,获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团结在党的身边。第二、人民政协是党运用统一战线的法宝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形式。统一战线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实现统一祖国的一个重要法宝,同样也是党完成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法宝,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也要通过统一战线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人民政协正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首先,人民政协亦官亦民、位置超脱,便于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解决各种困难,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正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4年,王占旺、陈湘菱、朱新春等区政协委员带领宝庆商会、神州国旅、**出租车公司为贫困村发展烟叶生产捐款购买专用化肥4吨;宗教界释还梵委员参与组建了区宗教协会和佛教协会,设立并规范了数处宗教活动场所;乔联界委员杨中一积极参与**开发项目,认捐教育基金和侨眷侨属救助金1.5万元。其次,政协委员与各自所联系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及时掌握和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如,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及中部一些大中城市,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当地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于是各级政协委员纷纷呈交提案反映民间心声,并提出可能对策,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多次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终于逐步抑制住了涨势,获得一片叫好之声。另外,在党凭一己之力难以全面观察到、考虑到或照顾到社会各方面问题和矛盾的情况下,各政协委员以不同的视角,畅通各种利益表达渠道,为党领导的全局发展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促进了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及社会的和谐。如,2005年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呈交的对**区基督教的调研材料,深刻分析了今昔教会的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并站在一定的学术高度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党和政府采取相关的宗教措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见,人民政协是党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使党得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又不失精度和准度,使“被遗忘的角落”得以减少。第三、人民政协通过提案、调研等方式推动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建设目标。政治协商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科学方面,周恩来同志认为:“对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也不能全认识到,尽管大的原则方面掌握了,但是具体问题还常常难于掌握。所以我们大家遇事总是要多商量。”这精辟地说明了政治协商对于科学执政的必要性。在民主方面,人民政协人才济济,专家汇萃,他们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考察调研,积极提意见、献良策、谋善举,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促进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以我区2004年的情况为例,全年区政协共收到委员呈交的提案74件,立案68件,其中经济、科技方面26件,占38.2%;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13件,占19.1%;其他方面29件,占42.7%。大多数提案专业程度高、分析深刻、对制定政策的考价值大,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帮助大,极大地推动了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民主方面,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寓协商于决策,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对于党,是一个听取各方意见、考虑各方利益,寻求最优决策方案的互动过程。同时民主的精神又表现在通过民主监督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监督看似执政主体的对立面,事实上通过保障群众、各阶层和群体的合法利益,提高了党的执政安全性,从长远上巩固了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人民政协主要通过提案、调研等方式来实现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如,2003年区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提高党政机关管理水平的建议”提案,获得很大重视并得以积极落实,推动了办事办公程序及行政审判程序的简化、会议及文字材料的简化、办公现代化和文件交换硬件的改善,及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提案满意度是实施民主监督的常用方式。2004年7月,在征集乡村道路硬化问题的提案满意度的座谈会上,市交通局长通报了提案办理情况,公布了交通事业费的使用情况,并表示力争三到五年使乡村公路都达到硬化标准。对交通局的答复,委员全部表示满意,事实证明委员的满意度与群众的满意度是相符的,现在全市公路全部硬化,到村到组的公路80%修了水泥路,群众非常高兴。综上所述,人民政协各项职能的发挥程度,对能否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对全国人民能否在党的带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影响深远。目前,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政协的领导和教育,通过修法立规为政协搭建并完善了建言立论的政治舞台,各项措施的出台更创造民主监督的宽松环境,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充分激活了各界人士的参政议政愿望。另一方面,人民政协及委员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政治环境,积极接受党的领导,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各方人士,创新并完善工作方法,深入群众,建人民大众之言、立中华发展之论、聚民族人和之力、谋广大人民之利,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本文来自论文格式政协征文稿: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关键词:人民政协,征文,试论,政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本文标题:政协征文稿:试论人民政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1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