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1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1-3题。1.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B.图②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2.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A.①②③④都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D.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读下面不丹略图,回答4-5题。4.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低南高B.地形以山地为主C.风力侵蚀作用明显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5.该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很低,其原因是()A.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B.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C.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D.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量大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回答6~8题。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2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7.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①改善城市环境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③提供供水航运之便④土地后备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武汉市有“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B.修建道路、桥梁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D.兴建防洪设施9.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以下四个福字将各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了福字的设计中。它们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A.陕西、湖南、贵州、新疆B.陕西、四川、贵州、云南C.北京、重庆、四川、云南D.福建、四川、重庆、上海读“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A.c、b、aB.a、b、cC.b、c、aD.c、a、b11.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13问题。12.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13.在乙地区,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上升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4.根据图中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分析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3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l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5题。15.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16--17题。16.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417.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且均匀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18-19题。18.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量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19.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20.自2018年5月3日起,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持续喷发数月,产生了大量火山灰。监测火山地区地壳移动和火山灰覆盖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GPS、RSB.RS、GISC.GIS、GPSD.RS、GPS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蚝壳不易起霉变质,坚固耐用。在我国一些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形成蚝壳墙。据此回答21-22题。21.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A.利于防风B.利于排水C.节约蚝壳D.坚固耐用22.该建筑用蚝壳为墙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就地取材,废物利用B.墙面多棱,利于防盗C.蚝壳不易霉变,十分坚固D.蚝壳丰富,成本低廉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23~24题。52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保持水土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C.改良土壤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24.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丙处应大力植树造林D.丁处打坝建库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25-26题。25.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6.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读下图,完成27~28题。627.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之一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28.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C.在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29-30题。29.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滥捕乱杀④兴修水利⑤环境污染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30.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31-32题31.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7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32.图中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正确的为()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33-34题33.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4.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力较大B.气温回升C.日照充足D.降水稀少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季节变化曲线图,该地区年降水量为682.4mm。读图35-36题。35.该地区最干燥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6.根据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A.冬季河流无结冰期B.夏季伏旱现象严重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二综合题(共46分)37.2011年5月,影响我国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往年整体偏弱,且湖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鄱阳湖大幅“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8(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的主要原因。(6分)(2)简要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6分)(3)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6分)38.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材料二上图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城市高度集中在气候湿热的东南部,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人口、经济集中在少数几大城市中,城市化问题日渐严重,而广大内地及东北区经济落后,如何搞好内地的开发,一直是该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1)试分析A处的地形特征。(2分)(2)D城市靠近赤道,附近却是世界上异常干旱的地区,其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3)B城是该国的新兴城市,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城市的形成原因。(8分)39、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9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甘蔗、10万公顷北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材料二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2001年2004年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39.440.141.1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23.820.615.24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2.04.66.65(1)根据材料一分析,广东省种植业结构方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发展最快的地区。分析该地城市发展快的原因。(4分)10高二地理期中答案选择题1-5:DACBB6-10:AACCA11-15:DBCBC16-20:CBDDA21-25:BBABB26-30:ACACA31-35:CCDBA36:C非选择题:37:【答案】(1)夏季风(暖湿气流)偏弱,降水较往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或长江上游来水减少)。(2)铜矿、水电丰富(近原料地、能源地)。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3
本文标题: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1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