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申报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申报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教育强镇自评报告申请表;谋划教育均衡发展续写址山教育新篇——址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一、基本情况址山镇位于**市最南端,与**市新会区司前镇、**市大江镇、**市水口镇、月山镇接壤,325国道贯穿全境14公里,佛开、**、新台高速公路划镇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地理环境优越,是连接珠三角与粤西地区的咽喉重镇,也是申报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本文内容:谋划教育均衡发展续写址山教育新篇——址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一、基本情况址山镇位于**市最南端,与**市新会区司前镇、**市大江镇、**市水口镇、月山镇接壤,325国道贯穿全境14公里,佛开、**、新台高速公路划镇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地理环境优越,是连接珠三角与粤西地区的咽喉重镇,也是**市著名侨乡。2011年6月,云乡镇并入址山,调整后的址山镇,总面积98.21平方公里,下辖2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人口3.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2.5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4.1万人。近年来,址山镇坚持走“工业兴镇、三产富镇、教育强镇”路子,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全镇各项事业稳步进步。201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4.68亿元,工业总产值78.9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7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7649元。址山镇先后获得广东省、**市、**市文明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两基”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心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给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2008年12月,址山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验收,教育事业迈上了历史性的发展阶段。四年来,我镇围绕教育强镇评估督导组提出的发展建议,不断总结经验、审视不足、锐意创新,掀起了教育事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进一步形成幼教、普教以及成人教育整体协调优质发展的格局。全镇现有初中1所,小学5所,幼儿园7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6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在校中小学生3519人,其中小学生2422人,初中生1097人,中小学教职工188人;在园幼儿1243人,幼儿园教职工94人。二、整改情况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以来,址山镇党委、镇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教育工作,先后制定了《址山镇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址山镇教育强镇整改工作方案》,全面深入推动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针对创建教育强镇时评估组提出的三点整改意见:一是保持对教育的强势投入,完善办学条件;二是提高教师待遇,加快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我们落实责任,积极整改,经过努力,成效明显,有力地巩固和扩展了教育创强成果。(一)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在镇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址山镇积极调整财政开支结构,拓宽经费来源,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费逐年提高。2009年至现在,镇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超过8500万元,年均增长率27.6%,教育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镇财政年均增长率7个点。其中,用于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1825多万元:投入280万元为址山小学新建了教学大楼;投入220万元新建了**小学科学综合楼;投入230多万元用于址山中学篮球场改造、校舍维修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改造;投入50多万元改善**小学、廓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使两所学校于2012年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投入160多万元用于址山小学新建篮球场、东西校门候车亭建设以及址小和廓村小学校舍维修;投入160万元改造各校信息网络工程,配置功能室场,全镇100%的课室用上互联网电教设备,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率100%。此外,投资280万元的址山中学足球场400米环保橡胶跑道改造工程,已获**市人民政府立项批复,进入招标阶段。???(二)提高教师待遇,增强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全面提高。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教师工资收入“两相当”的规定,全镇教师工资依时足额发放,福利待遇逐年提高,不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与公务员同等待遇,还给予教师绩效工资、节日慰问金等。去年秋,我镇教师待遇“两相当”已100%实现。2008年至2011年,教师的年均收入分别为36175元、44197元、60768元、68962元,教师工资年平均增长23.8,、22.2%、37.5%、13.5%。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我镇制定一系列措施,把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组织参加省、市举办的新教师上岗培训、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主任培训、心理教育培训等多类培训班,着力建设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镇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5.2%,初中教师大专学历以上达97.7%。全镇教师研究生学历的5人,本科以上学历为69.5%;有中学高级教师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镇级学科带头人20名。四年来,我们共有3名中青年教师被市教育局任用为正副校长。(三)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促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历来,址山的**倡道、兴学重教之风甚浓。先后涌现了一批热心教育的慈善家和公司企业,如捐巨资建校的林绍芬家族,旅港乡亲麦源生先生、伦能先生,麦炳瑜、麦炳璇兄弟等,兴学助善的顺发公司、依文森公司等等。他们为址山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特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创强之后,我镇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办学路子,促进了全镇教育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2008年之前,我镇幼儿教育较为滞后、办园规模小、设施简陋,只有2所幼儿园,没有一所上等级。创建省教育强镇之后,我们按照“优化公办、引资民办、多方筹办”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目前,全镇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243人,幼儿入园率达100%;教职员工73人,专任教师65人。2011年,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址山镇的实际,我镇制定了《址山镇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规划(2011-2013)》,确定**幼儿园为镇中心幼儿园。镇财政在公用经费、设备设施、室场建设等方面给与支持,改善办园条件,2011年11月,镇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为**市一级幼儿园。三、主要做法和成效(一)领导重视,全力巩固创强成果我镇历届党委政府以发展教育为己任,坚持实施“科教兴镇”发展战略。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之后,镇委镇政府把巩固省教育强镇成果,打造“教育强镇”金字品牌作为保障镇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采取系列措施,加强监督,全面落实,成效显著。一是领导到位、职责明确。(1)把巩固教育强镇成果切实纳入镇的工作日程。镇党政班子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教育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学校室场的建设、教师福利待遇的提高、办公设施的完善、学校周边的环境配套与安全设施,到优秀教师的引进、患病教师的慰问、优秀学生的交流等等,事无巨细,镇主要领导无不亲自过问。镇委书记吕建威多次召集学校校长、教师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并深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实际困难。新任镇长林锡波上任后第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就是到全镇所有学校走访,与教师代表座谈,仔细询问教育教学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大力解决。(2)把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列入镇的重要工作目标。镇政府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镇班子成员、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村(居)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领导小组。制订了《址山镇教育强镇复评工作方案》,召开了省教育强镇复评动员大会,全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我镇教育工作的成绩,对照标准找差距,明确职责强目标,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镇领导干部、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和学校校长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镇上下形成“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全镇形成以“政府主导统筹,教育部门主体推进,各村居委会和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镇财政部门按时足额划拨教育经费。国土、建设等部门积极作为校舍建设的相关工作,公安部门经常牵头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派出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交警部门与学校紧密配合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司法、综治、团委、文化、妇女等部门密切联系学校,共同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各村(居)委会积极支持学校校舍建设,充实设施设备,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目前,址山镇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认真为教育办实事,社会各界和旅外乡亲支持教育热情不减,尊师重教的良好局面得以延续和巩固。(二)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镇委、镇政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的理念,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优先安排教育资金,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四年来,在镇、村财力不足和社会各项事业投入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镇始终保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并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公用经费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严格财政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管好用好教育经费。2008年至2011年,全镇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4571元、5146元、5948元、7031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631元、735元、713元、823元。经费的足额投入,使全镇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积极推进教学设备现代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四年来,全镇共投入教学设备建设资金达400多万元。目前,全镇各校有多媒体电教平台的教室配备率是100%,全镇电教平台100套,学生电脑共计350台,生机比达10:1;添置教师办公电脑190台,师机比超过1:1。借助**市教育公文交换系统,镇所有学校均实现了“校校通”,全体教职工可网上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100%的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100%的学校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全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越走越近。常规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均按广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全镇中小学按省标准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全镇中小学现有实验室8间,音乐(舞蹈)室8间,美术室5间,生物园2个,地理园1个,较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各方面的需要。三是关注教育动态,着力解决重大教育问题。镇政府积极贯彻执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动态,多方解决我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准或功能室使用不合理的学校,实行全面的投入整改。近年来,镇委政府多方筹集资金近500万元,在址山小学新建一座4层16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成功撤并了莲岗小学,整合了教育资源;在**小学建一座4层科学综合楼,增加学校的功能室;在廓村小学实施教学楼、宿舍楼的改危工程。四是积极推进校(园)的规范化、优质化建设。在镇、村委会的支持与各方共同努力下,辖区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是规范化学校;2011年,廓村小学、**小学被评为**市一级学校,**幼儿园评为**市一级幼儿园,现在全镇上等级义务教育学校有5所,占83%。(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培养过硬管理队伍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为此,我镇在校长队伍建设中,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由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发挥校长对学校管理的办学自主权。二是推行校长岗位考核制度。我镇每学年对学校的校长进行实绩考核,考核方法包括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评等次,考评优秀或称职的继续聘用,否则落聘或转换工作单位。三是组织校长参加岗位培训,使全镇的正副校长都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二是强化素质锤炼,打造一支强师队伍教育的优质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教师队伍的培养方面,坚持“两手抓”“两过硬”(即思想过硬,业务过硬):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是全面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职业道德;二是深入开展“三讲三比”(讲学习比工作、讲付出比贡献、讲科研比成果)、“树、创、献”(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为教育作贡献)等活动;三是加强教师道德
本文标题:申报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1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