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农意识讲稿大农民意识讲座稿简介;村干部要树立“大农”意识?大农意识讲课稿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些农民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式,领富致富也好,解决各方面问题也好,都能够得心应手。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传统习惯的影响太深,再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阅历少大农意识讲课稿本文内容:村干部要树立“大农”意识?大农意识讲课稿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些农民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式,领富致富也好,解决各方面问题也好,都能够得心应手。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传统习惯的影响太深,再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阅历少等多种原因,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小农”思想。正是受这种“小农”思想的影响,他们做出的一些增收致富的努力,大多是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最终也只能是解决温饱问题。村干部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领头人,要想干出一点门道来,引导农民走上高标准的小康之路,就必须带头根除这种“小农”思想,树立起“大农”意识,具体讲,就是要牢固树立六种意识:一、政策意识。政策是党和国家指导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国家想抑制啥、倡导啥、发展啥,都靠有关政策来指引。所以,村干部要想把村子发展好,就必须树立较强的政策意识,要先把国家政策理解透了、把握准了,然后再带着群众去谋划,去落实,这样才不会走弯路,才不会走错路。要把政策吃透。确定村子的发展方向也好,制定合理的发展措施也好,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形势。那么,这个大形势靠什么来判断呢?这就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这个根本。因此,村干部必须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各种惠农、涉农政策学透了,像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一事一议、龙头企业项目贷款贴息等等,都得学,都得学好了。还有就是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那里边对“三农”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规定、新政策,村干部更要一条一条地、反反复复地学习,既要清楚地知道中央出台了啥政策,有哪些具体规定,又要把这些新政策跟以前政策不一样的地方弄清楚了。也就是说,只有把中央的政策精神领会好了,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才可能取得一定的发展。要借政策发展。国家出台政策是要引导人们去干啥、怎么干,同时,这些政策也给有头脑的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村干部要善于将国家政策与本村实际结合起来,想办法把这种机会转化成推动村子发展的实际效果。以东新庄镇东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功为例,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出台后,许多村干部还不知道这个政策是咋回事呢,孟凡功就已经把这个政策理解透了,并且开始谋划着大干一场了。他采取区块置换的方式,把村里110户外出务工经商户的300亩闲置土地连成一片,村集体出钱建起了70多个食用菌大棚,面向社会公开招租,村集体和占地户按比例分成。这样,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促进了村子发展。这个例子充分地证明了,村干部只要善于抓住政策机会,就能把过去不敢干、不好干、干不好的事情干好了,就能给村子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要将政策用活。把政策弄明白了,知道政策是咋回事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得在用活政策上下功夫。如果只会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那么,即使把政策条款背得再熟练,把算盘打得再精确,也管不了啥事,弄不好还会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时间长了,就会陷入没有政策不敢办、有了政策不会办的境地。因此,村干部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不能死扣教条。要在推动发展的活动中,采取咨询相关部门、征求权威专家意见、邀请成功人士传经送宝、前往先进地区观摩学习等形式,学会使用政策,既要把相关政策记熟了、学通了、吃透了,更要把好的政策用活了,用好了,这样,才能把村子各项事业发展好。二、市场意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行了新的定位,从以往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变为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肯定会促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更加完善。村干部如果不能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就很难完成强村富民的使命。要主动对接市场。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都是自产自用、自给自足。受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想种植什么就种植什么、想养殖什么就养殖什么、想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等不理会市场需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农民还习惯于弯腰种土地、低头养猪鸡,完全不考虑种出来的东西、养大的猪鸡有没有人买,能不能卖个好价钱。这就导致种出来的农产品、养肥养大的畜禽牲畜很难卖出去,即使勉强卖出去收益也不是很多。村干部作为全村的领头人,有责任在生产活动中为村民做出表率,不论是搞特色种植、养殖,还是发展农产品加工,都要积极主动地对接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搞好种植、养殖方面的规划,根据市场实际组织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要积极开拓市场。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受到广泛认可,这句话就是:谁占有了市场,谁就是赢家。以新店子镇东苇店村和西苇店村发展苗木为例,这两个村几乎同时开始栽种苗木,西苇店村交通便利,种植苗木的村民习惯于坐等买家上门,苗木价格由买家说了算;东苇店村交通不便,种植苗木的村民大多四处奔走,主动联系买主,苗木价格就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的机会,因此,同等质量苗木的价格较之西苇店村高出不少。随后,东苇店村种苗木的村民不仅自种自销各种苗木,还顺便干起了苗木经纪人的行当,到周边村收购苗木后再加价销售,从中赚取差价利润。据不完全统计,该村每年靠种植和经营苗木获得收益10万元以上的群众多达26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东苇店人实现了苗木生意的效益最大化,这无疑得益于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开拓市场。村干部作为强村富民的领导者,更应该具有这种勇于开拓市场的思想和魄力。要善于把握市场。从实际来看,一些村的一村一品致富项目并不成功,一些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并不明显;一些农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看到啥项目挣钱就一窝蜂式地发展啥,山楂贵了立刻砍掉苹果树栽山楂,苹果贵了又砍掉山楂树栽苹果,这种跟风式的发展,使不少农民陷入了不管发展什么都赚不到钱的怪圈。这到底是因为啥呢?有的是因为事前没有进行市场调查,有的是因为动作跟不上市场节奏,还有的是因为对市场发生的变化反应迟钝,不能做出及时调整。事实证明,不能把握好市场规律,就注定要被市场淘汰。因此,在引领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村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了解市场知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市场规律,精心组织谋划,认真抓好落实,才能妥善处理制约发展的各类问题,成为名符其实的群众领路人。三、规模意识。相对于一家一户的单独经营,规模发展可以集体采购原材料,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扩大产品的社会知晓面,更有利于拓宽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协会、合作社等组织,更有利地抵御市场风险。因此,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必须树立规模意识。要注重培育规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强村富民产业也是如此。以西留村乡朱山庄村蒜黄产业为例,上世纪90年代起该村有群众发展蒜黄,最初只是三两户村民自己动手种植,用自行车驮到**周边集市去卖。正是这个农民自发生产、毫不起眼的小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之后,现在,已经成为了该村的主导产业,也成为了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该村现在已有大棚1300多个,冷库150多座,年销售蒜黄40万斤以上种植户达40多个,安置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力400多人,产品远销京津唐各大市场。这说明,真正有潜质、有前景的项目,尽管刚开始的时候很不起眼,但只要不懈努力地去用心做了,最终也能成长壮大为规模产业,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村干部要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善于发现那些有潜质、有前景的项目,通过精心扶持培育,帮助他们尽快发展壮大,使他们成为形成规模产业的启蒙者,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领跑者。要注重引导规模。有的适农项目靠农民自发努力、靠市场调节也能够逐渐地形成规模,但大多需要较长时间,而有意识的引导帮扶既可以大大缩短其成长、成熟的时间,又能节约发展成本,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村干部要注重加强对前景看好项目的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初具规模的好项目,村干部要通过亲自带头示范、安排现身说法、组织现场观摩、扩大政策宣传等方式,适时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进去,从而产生由一点到多点,由几点到一片的效果,促使其逐步形成更大规模,产生更大影响,增加更多效益。要注重壮大规模。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就会导致市场需求趋近饱和,应对不当就会导致整个产业崩塌。以我市食用菌生产为例,2011年,全市香菇产量过剩,价格严重下滑,部分种植户辛苦一年却没有得到多少收益,菌农们一度非常悲观。后来,陆续引进了反季节香菇、白灵菇、双孢菇、杏鲍菇等品种,实现了产品多样化;经纪人队伍逐渐活跃,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有实力的菌农还引进了烘干设备和技术,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经过妥善应对,我市食用菌产业无论是品种、销售渠道,还是产业链条都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产业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扮演着领导者、倡导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必须善于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支持,借助各种产业协会、合作社等方面力量,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转型升级、实现产品多样化、保持有序竞争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不断壮大规模产业,促进规模产业健康发展。四、科技意识。现在,传统农业项目的经济收益越来越少,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村干部要想履行好自身职责,就必须树立起科技兴村、科技富民的强烈意识,这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适合本村科学发展的好路子。要倡导科技。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特色养殖、优质果品、各类苗木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涉农项目,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还期望着靠传统农业发家致富。据统计,我市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仍达78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1%,与此同时,由于科技意识淡薄,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短期内还无法实现。村干部要想带领群众冲出这一困境,就必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大力倡导科技致富思想,通过村内广播宣传引导、组织农民到科技致富示范点参观、邀请依靠科技致富群众现身说法等方式,让更多的农民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树立起科技致富的思想,为强村富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学用科技。村干部如果致富本领不比普通村民强,家庭收入不如普通村民多,就难以在经济活动中树立威信,带领群众强村富民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村干部必须注重知科技、学科技、用科技,在科技致富的实践中走在前列,要先做给群众看,再带着群众干,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领路人。要依靠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村干部要想真正实现村强民富,就必须得依靠科技的力量。以东新庄镇东新庄村循环经济示范点为例,该村采取个人出资承包集体土地的方式建成了标准化养牛场,吸引本村及周边村养殖户集中入场饲养,同步建设了500立方沼气站一座,建成无公害大棚12个,从而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养牛场存栏1200头,产生的牛粪可以满足沼气站正常供气需求,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满足无公害蔬菜大棚肥料需要。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使村集体土地收益大幅增加,使村民在规模化养牛、无公害蔬菜种植等方面获益丰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科技在增加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收入方面,能起到特别大的推动作用。村干部在强村富民的活动中,必须要善于借助科技力量,努力找到一条促进经济良好发展的好路子,依靠科技把全村群众领上增收致富、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五、品牌意识。当今社会,物质供应一天比一天充足,吃得饱、穿得暖已经不再是人们需求的重点了。那些质量高、信誉好的品牌产品,虽然价格高出同类产品不少,但是愿意购买的人却越来越多。因此,村干部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要打造品牌。拥有品牌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以本市西三里乡张各庄村“三姐妹”豆片为例,该村“三姐妹”豆片因质量高、口感好,虽每斤高出市场价几毛钱,但仍然每天足不出村就销售一空,甚至市场上还经常出现假借其名销售自家豆片的现象。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三姐妹”豆片还没有步入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但这一事例生动地证明了品牌的魅力。村
本文标题:大农意识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2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