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EAP员工援助计划-EAP是由组织(如企业、政府部门等)(ppt96)
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EAPEAP内涵EAP是由组织(如企业、政府部门等)向所有员工及其家属提供的一项免费的、专业的、系统的和长期的咨询服务计划。对象:所有员工及其家属目标: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和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实质:组织层面的心理咨询EAP的分类长期EAP和短期EAPEAP作为一个系统项目,应该是长期实施,持续几个月、几年甚至无终止时间。但有时企业只在某种特定状况下才实施员工帮助,比如并购过程中由于业务再造、角色变换、企业文化冲突等导致压力和情绪问题;裁员期间的沟通压力、心理恐慌和被裁员工的应激状态。EAP的分类内部EAP和外部EAP内部EAP是建立在企业内部,配置专门机构或人员,为员工提供服务。比较大型和成熟的企业会建立内部EAP,而且由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实施,更贴近和了解企业及员工的情况,因而能更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外部EAP由外部专业EAP服务机构操作。企业需要与服务机构签订合同,并安排1-2名EAP专员负责联络和配合。一般而言,内部EAP比外部EAP更节省成本,但在员工由于心理敏感和保密需求,对EAP的信任程度上可能不如外部EAP。在实践中,内部和外部的EAP往往结合使用。EAP的心理学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E.Mayor的“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又称行为科学理论)的出现,标志管理心理学的诞生。霍桑实验(1924—1932)照明实验(1924年—1927年)福利实验(1927—1929)访谈实验(1929-1931)群体实验(1931-1932):非正式群体的作用EAP的心理学依据霍桑实验的结论:从“经济人”到“社会人”: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把职工真正当做“人”来对待工作物理环境、福利、工资等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职工的情绪、动机、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主张“工人参与管理”、“倾听职工意见”、“沟通人际关系”等来提高管理效果。EAP的心理学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需要的相对程度安全生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EAP的心理学依据不久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与新浪网等媒体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2005你为‘什么’而工作”的调查,调查显示,有78%的员工认为在企业“被人尊重”最重要。这种工作价值观占了绝对主流位置。而最近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的一项调查则显示,被访者中有61.8%的人明确表示自己工作并不快乐。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满意不满意传统观点没有不满意不满意保健因素满意没有满意激励因素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保健因素更多的与工作的外部环境相联系,而非工作本身。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水与同级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发展成长69%31%19%81%保健激励使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使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示注重保健因素,创造良好的工作外边环境和条件,可以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使奖金真正成为激励因素在美国,过去用薪酬形式来表现的奖励越来越多地被荣誉榜、电影票、老板的感谢信之类的方式所取代。联邦快递公司一年就送出5万多封这样的感谢信。制定科学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能者上”的机制,杜绝“任人唯亲”和谐的人际环境国际EAP的现状与发展EAP的起源早在1917年,美国企业就开始提供员工援助计划(EAP)的支持,以提高工作绩效,这些得到支持的问题往往来源于个人生活。R.M.Macy公司和北洲电力公司最早意识到了对EAP的需要,并建立了EAP服务体系。到了20世纪40年代,大多数的EAP服务主要是针对当时一些企业白领员工的酗酒问题,后来,还专门建立了职业酒精依赖项目(OccupationalAlcoholismProgram,OAP),这可以视为员工帮助计划的雏形。对EAP的大量应用始于60-70年代。1972年,酒精滥用和酗酒联邦研究所职业项目办公室提供的联邦资助,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数量。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各国军队驻外、国际学术交流和留学生的交流,员工援助计划被引入欧洲及其它地区。这种引进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EAP服务体系,而美国本土有近四分之一企业的员工享受到EAP服务。EAP的发展趋势经过几十年发展,EAP服务已远远超出了原有OAP模式,服务内容已经涉及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灾难事件、职业生涯困扰、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减肥和饮食紊乱等方面,可以全方位地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使用EAP后,工时损失降低40%,疾病及意外事故的补助减少60%;员工申诉案件减少50%,职业灾害降低50%。工作场所收集的证据清楚地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在现代工作场所,EAP正在成为一种常规化的实践。EAP的发展还有赖于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推动,目前,已经成立了EAP的国际学术组织,在一些国家还成为一个新的就业领域。在美国、英国等EAP发展较快的国家,已成立不少的专业服务机构,不论是电话全天候的员工咨询服务,还是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的专项咨询服务,其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而且不乏有完整服务体系的跨国EAP服务公司。EAP在中国的发展港台地区EAP的发展在香港,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非营利机构从以“社会工作”(SocialWork)的形式开始了EAP服务。台湾最早从事劳工辅导工作(亦即EAP)的由天主教会的“天主教职工青年会”开始的,以促进青年劳工人格发展为目的,来引发社会对青年职工的关爱。其初期的服务内容包括休闲娱乐、工作技能与生活知识的普及,主要通过座谈会、演讲及联谊等活动方式来进行,帮助青年劳工了解人生、婚姻真谛和生活适应等(林桂碧,1985:41)。而在企业实施EAP(企业内称之员工咨询)的台湾企业则是台湾松下电器公司1972年开始的。该组织协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扮演新员工与主管之间的沟通桥梁。此后,许多企业也陆续在公司内部开展类似的员工服务,甚至聘请专业人员来帮助员工。1997年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员工援助计划的教材。可见,EAP的普及在港台也是近年来的一件新事物。大陆地区EAP的发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很早就有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意识,尤其是在最近的20年来,开始强调用行为科学方法解决员工管理问题,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可喜的想象是,在企业家的邀请下,心理咨询专家开始走出校园,为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问题提供帮助,不过,这些帮助多集中在个体辅导的水平上。从组织行为的角度,采用EAP服务模式还只是近4-5年才开始的,而且主要是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开始的。外资企业带来了包括EAP在内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此背景下,惠普、摩托罗拉、思科、阿尔卡特、诺基亚、爱立信、北电网络、可口可乐、杜邦、宝洁和亨斯曼等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IT行业纷纷启动在中国境内的EAP项目。为了保障员工的个人隐私性,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外部专业咨询机构提供EAP服务的模式。国外的EAP服务机构也因此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澳大利亚国际心理服务有限公司、香港亚太天力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等本地的EAP服务机构也相继出现,如上海德慧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北京易普斯咨询公司等就是近期出现的EAP咨询服务公司,他们的咨询服务对象也逐渐由外资企业转入国内企业,如联想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和上海大众集团等。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也逐渐关注相关的学术研究支持,相关的EAP行业协会、研究组织也成立起来。除了与国际EAP组织保持联系之外,2003年10月23日在上海举行了首届中国EAP年会,而2004年8月份又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EAP年会,并正式成立了中国健康型组织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国劳动学会也正在商议将“员工援助和组织健康”学会作为其下属分会组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在审定EAP员工援助师这一新职业,以便推进我国企事业的EAP服务模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EAP面临的问题与前景面临的问题EAP作为起源于西方文化的服务模式,将经历适应本地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过程,目前,在我国推行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第一,管理者观念和认识的障碍。企业组织是否接受EAP,与企业决策者们对员工的观念和意识非常相关,靠专业的EAP服务公司单枪匹马作战,成效不会显著。面临的问题第二,员工援助计划的回报和效益。EAP服务机构通常是先以有偿服务提供给企业或组织,然后,由组织再以免费福利项目提供给员工。因此,要接受这个服务项目,企业管理者会特别关注其成本效益或投资回报,其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其运作效果的评估。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对EAP效果的评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还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较系统的积累。而一些企业管理者希望在短期内看到投资的回报和效益,这也是一种必须面对的艰难挑战。面临的问题第三,沟通、咨询的文化差异。EAP是一项必须关注个人隐私的服务,因此,这种沟通和咨询必须建立在咨询公司、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三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但在实际协助工作的现实中,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员工难以相信,咨询服务方能够真正做到保持中立,确保员工的隐私,尤其是不受项目费用支付方(企业管理者)的任何制约。一旦员工对于这种协助计划持怀疑态度,就会极大地影响这类服务的质量,导致协助项目的失败。所以,如何使员工确信其隐私权会得到充分保护,是运作EAP项目成败的关键。面临的问题第四,专业人员的胜任水平。根据EAP服务的胜任特征要求,专业服务人员应该具有咨询心理学、社会工作、组织行为学、职业发展咨询、教育学或精神医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背景,心理咨询师还不能代替员工援助师,因为后者还要在咨询服务中配合组织发展目标,了解所服务的企业的组织管理、内部作业流程的情况,以便能够理解员工在工作中面临的困扰问题的心理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辅导对策。EAP在中国的前景预测,在未来的5-10年内,EAP在中国必然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客观要求。其次,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最后,对于科学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深入思考。随着中西管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识之士也逐渐摆脱单纯追求绩效的研究范式,试图深入探究能说明中国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未来的我国EAP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建议从以下六方
本文标题:EAP员工援助计划-EAP是由组织(如企业、政府部门等)(ppt9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