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2.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3.“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4.“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2-5.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这说明汉代田庄()A.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C.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8.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9.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3-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10.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中央集权的削弱11.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2.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13.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14.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年)168416891701售价(荷盾)807.752.32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4-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5.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16.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B.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C.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D.“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17.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追求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义的形成19.19世纪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根本动力是()A.工业革命的展开B.内阁制的形成-5-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殖民扩张的需要20.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19世纪中期的伦敦:A.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B.城市拥堵人口膨胀C.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D.化学工业污染严重21.马克思说“荷兰--它是l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据此可知,马克思强调()A.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B.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C.荷兰率先开展工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2.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A.手工工场的消失B.工厂制度的出现C.垄断组织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衰落23.研读下表,该表反映出年份发明者职业发明成就1705纽可门锻工活塞式蒸汽机1733凯伊钟表匠飞梭1765哈格里夫斯织工珍妮机1769阿克莱特钟表匠水力纺纱机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工业革命始于重工业C.生产实践促进技术革新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4.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6-——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B.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D.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25.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6.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27.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A.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B.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C.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D.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28.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7-29.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A.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说明国家财政困难C.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D.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30.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材料表明()A.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B.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广大农村C.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需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唐代海上丝路的繁荣与广州的极盛,是与中国安定团结的统一局面的出现,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的……隋代开辟的沟通南北的的大运河成为唐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代又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广州与长安相距数千里,快马3日可达,尤其是开元四年凿辟大庚岭道,把控粤赣咽喉的险峻山路,整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材料三在2014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古代的丝绸之-8-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增加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使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率先受益。”——摘编自杨洁
本文标题: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4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