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镇三农工作调研材料
**镇三农工作调研材料**关于“三农”工作的调查材料本文简介:**镇三农工作调研材料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习近**镇三农工作调研材料本文内容:**镇三农工作调研材料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为指导,理清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花卉绿化苗木、有机小杂粮、优质烟、种子粮、”,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多措并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加快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特色经济强镇。一、产业培育发展方面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主要依靠产业支撑的可持续的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乡村振兴必须有兴旺发达的产业作支撑,我镇在产业升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三个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2015--2016年,全镇新建蜈蚣渠以南高标准粮田5万亩。涵盖14个行政村,该项目由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和小农水3个涉农项目组成,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治理耕地面积近6万亩,项目区内新修水泥道路35公里,新打机井834眼,新开挖疏通沟渠104千米,新建桥涵794座,新增变压器48台,地埋线552千米,地埋管434千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二是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镇优质小麦良种繁育面积达到2.2万亩,花卉绿化苗木种植面积1.1万亩,小辣椒种植面积1.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000亩,茶叶菊面积550亩,玫瑰园基地500亩,新建农业园区5个,**成为全市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三是优质粮生产:我镇素有临颍县“西粮仓”之美称,充分发挥我镇蜈蚣渠以南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优质粮生产基地3万亩以上,重点保证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人圴占有粮食1000公斤,成为全县产粮大镇。根据**特殊的地理位置,**镇今后的发展功能定位是:稳农业、强工业、活商业,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镇。要以商招商,吸引在外经商的**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盘活**镇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要把**镇打造成农业强镇、区域性工业中心、商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生活中心,使其发展成为辐射临颍西南部和周边乡镇的中心商贸重镇。根据本镇现有产业的基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为:绿化苗木、烟叶、优质粮、商贸业、特色产业园区。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近年来,充分发挥农业大乡优势,按照“土地流转+外引内育”的思路,紧紧围绕花卉苗木、生态观光、有机小杂粮、小麦制种,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8万亩,发展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家庭农场16家,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外引内育,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全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全乡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全乡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1、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坚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提升设施农业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措施。一是完善发展规划。精心组织修订全镇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逐区逐村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区位特点、产业传统,制定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特色化发展方向。至目前,我镇因地制宜制定了花卉苗木、有机小杂粮、优质烟、小麦制种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明确了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推进的工作措施。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围绕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管理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力求通过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再建成一个5000亩以上的高效农业园区。三是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成立园区管理机构,落实人员专司其职,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咨询服务、招商引资、指导项目实施、承担技术培训、协调统筹等日常管理工作,专门为农业园区在土地流转、环境治理、安全保卫、电力供应、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协调服务,使园区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135”工程。要求每村引进1家500亩以上的农业公司,培育3个3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5个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全乡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0%。大力实施外引内育,所谓外引:就是通过招商引资,主动寻求合作,借外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所谓内育:就是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本乡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发展壮大。同时,加强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财务收支、成本收益核算和生产经营的培训指导,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其市场竞争力。3、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流转,组建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土地托管、中介等服务,利用全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收集镇、村、组三级土地流转供需信息,为流转土地畅通信息渠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4、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采取村支部书记领办,引导农民自办,与农民联办,支持能人创办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以良种繁育、绿化苗木、烟叶种植、农机服务、养殖产业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示范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5、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代新型农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采用“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同时,结合新型农民培养、农业科技入户、科技增粮、测土配方施肥和各类农业推广项目,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三、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方面眼下走进我们胡桥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居住环境,图文并茂的宣传栏,主干道两侧栽种的各种绿化树、路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我镇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的胡桥美丽乡村项目全面铺开,并启动实施“四好农村路”和“美丽乡村路”建设工程。1、生态林业建设。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全镇经济的一项新兴主导产业来抓,使我镇由粮食生产大镇逐步向林业生产大镇转变。我镇先后引进园林绿化公司6家,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3000亩的生态廊道,6000多亩的绿化苗木基地,农田林网路、沟、渠、河绿化率达98%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8%,村庄林木覆盖率56%以上,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4%,逐步形成了宜人宜居的绿化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因村制宜分类推进。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们把全镇27个行政村分为人居环境创建示范村、达标村、日常管理村三类,引导各村立足村情、村貌、村需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推进措施,示范村着重突出巩固、扩面、提升,充分体现整治的“个性化”。达标村突出“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环境出新、绿化美化,充分体现整治的“生态化”。日常管理村突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体现整治的“全面化”。二是加大投入建立机制。近年来,我们先后投入150万元,统一购置洒水车1台,大型清运车1台,环卫车110辆,新建垃圾池109座,垃圾桶1200个,圾池中转池49个。全镇统一配备保洁员108名,村村建立环卫队伍,工资由镇财政所每月按时兑现到位,并且统一配发了工作服装、清扫工具。同时建立健全了五项机制,即:村两委干部齐抓共管机制、保洁员管理机制、村两委干部责任区监管机制、环卫设施管护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从而形成了人居环境保洁长效化。去年,全镇共创建市级人居环境“达标村”12个、“示范村”8个。3、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土壤深松耕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严控农药使用量和白色垃圾对土壤的污染。全镇4条大的河流全部实行河长制管理,通过定期排查,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提升群众素养、一是持续在各村开展“最美**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和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加大典型宣传,增强道德模范典型感召力,增强广大群众见贤思齐的“正能量”。二是扎实开展扎实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乡风。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积极作用,约束铺张浪费行为,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三是通过开展“送戏下乡”、农民运动会、乡村广场舞展演比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素质和文化素养。五、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1、强化法治,增强群众法治信仰。依托各村法治文化大院,以司法助理员、派出所民警、镇干部为基础组建普法宣讲队,开展季度巡回讲法,每个村坚持一季度两次对辖区法律明白人、学法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各村还利用民情夜市不定时利用晚上、农闲时节组织村民学习,切实增强普法实效。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坚持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挥法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保障作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用权,依法办事,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强化法律在解决农村事务和化解矛盾问题中的权威地位。?2、强化德治,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发挥德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支持作用,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陈规陋习,树立乡贤好人,倡导祖训家教,激励孝老护幼,爱党爱国爱民,弘扬正气正能量,刹住歪风邪气,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3、强化自治,推进监督机制完善。以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为抓手,每季度进行村务公开,从制度层面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依托村监委会的“六项基本职能”和“六条履职途径”,对村干部的履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对在村内实施的民生项目,采取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和严格监督。将镇依法治理办、驻村干部电话号码设为“民情热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收集—整理—调处—回访”,确保群众诉求就近就快得到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近年来,我镇无民转刑、治安和刑事案件、无在教人员重新犯罪、无越级上访等事件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群众对干部的认可度大幅提升,镇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显著增强。六、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方面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不断丰盛、丰富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功。我镇在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路、水、电、讯、房这五个重点来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脱贫攻坚,增强金融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镇70%的农户建起了楼房,实现了生活无忧
本文标题:--镇三农工作调研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4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