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祭祖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的是血缘宗法关系,而禅让制是早期国家形成阶段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即把职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与血缘宗法无关,故A项错误;世袭制是指权位一家一姓中传承,形成?家天下?的局面,材料内容与此不符,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时至今日,宗法制虽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民间大量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都与宗法制有关,故C项正确;分封制是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的制度,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面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B.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C.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D.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布政使一职的设置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2-开”说明清朝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地方汉族督抚权力增强,中央权力下降。B项正确;D项与题意相反;A、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3、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法律至上原则B.人文主义精神C.自由公正意识D.天赋人权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文主义是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和人的价值。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罗马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体现了这一精神。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4、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A.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B.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D.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答案】C【解析】本题是考查英国内阁制。议会已经仍然有立法权,不能选B。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英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一大进步,而不是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不能选A。不是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而是为形成以首相为中心奠定基础,不能选C。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的确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丧失立法权【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者是相反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们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的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避免出现好像对而实际上并-3-不对的现象。5、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因面临无钱可用状态而启动“关门”程序。“无钱可用”的原因是国会两党恶斗导致政府预算法案搁浅。由此可知,特朗普政府关门的制度根源是()A.总统无权任命政府高官B.州政府制订本州法律C.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D.总统需要对国会负责【答案】C【解析】美国总统领导下的联邦政府作为行政部门,其预算必须得到立法机构国会的批准。因此,当国会没有批准政府的预算支出法案时,行政部门就会被迫暂时关闭,这体现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衡,C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官,排除A;州政府在不违背宪法的情况下有制订地方法律的自主权,但这与政府“关门”无关,排除B;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排除D。6、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追求,以下属于德意志帝国国歌的应是()A.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B.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掉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答案】A【解析】7、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4-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的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由于不同的人所站立场不同,原因就不一样,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在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题干材料描述了中方和日方的观点,见解完全不同,需要同学的分析材料和总结材料的能力。8、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反映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A.洪仁玕的《资政新篇》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没落的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潮流,故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属于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中反对外国侵略者不符合材料“发展资本主义”的信息,故C项错误;反对没落的封建统治与题干信息问法不符合,故D项错误。9、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C.义和团运动对侵略势力的打击D.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答案】D【解析】10、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下列革命团体直接与武昌起义爆发相关的是()①共进会②华兴会③中国同盟会④文学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5-【解析】11、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C.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答案】C【解析】12、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A.都最终建立了民主革命政权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答案】D【解析】13、标语是社会各种变革力量用来宣传自己的重要工具,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有代表性标语,其在当时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A.具有史料价值和政治文化内涵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C.宣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6-D.启迪民众,参与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三幅图片“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保民”“反对帝国主义”中可以看出,这些图片在当时起到了启迪民众,参与革命的目的,故D项正确,B项比较片面;A项是对后世的作用,故排除;C项不符合第三幅图片。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14、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于2001年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不结盟运动C.华沙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而建立的,故选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于1989年,不结盟运动形成于1961年,华沙组织建立于1955年,故ABC三项的时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所以可排除。15、“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的“后美国时代”的实质是()A.美国已趋向全面衰落B.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C.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极化格局。材料中的“其他国家的崛起”,说明世界其他力量的兴起,这体现了“后美国时代”的多极化特点。A、D两项叙述错误,美国既没有建立起单极世界霸权,也没有全面衰落;B项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主题。故答案是C。16、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7-B.土地买卖的加剧C.铁犁牛耕的推广D.井田制度的瓦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业产以也有很人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说明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较大转型,这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C项正确;A是C原因的推动,B和D是C项导致的因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17、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唐朝时铸造开元通宝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且没有滥发,因而达不到利用钱币来聚敛财富的目的,故A项错误;唐朝时开元通宝用年号钱取代量名钱,钱币具有了象征意义,并非非常珍贵,故B项错误;材料“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及“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可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称为“宝”或“宝货”,故C项正确;开元通宝依然为铜钱,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唐代货币的发展?表现18、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和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追溯其历史渊源应该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答案】A-8-【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始于秦汉时期,故A正确。19、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中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A.河南冶铁业发达B.中原地区农业发达C.政府重视手工业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即中原地区的冶铁较发达,这本质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题干中
本文标题: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5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