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春秋战国以前农田灌溉在黄河流域虽已零星出现,但农田水利的重点始终在防洪排涝的沟洫工程上。直到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才出现。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条件是A.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B.铁制工具的使用和改进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农耕者艰辛的劳动付出【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力迅速提高,推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故B正确;黄河流域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出现,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而不是小农经济推动水利设施发展,A错误;中国古代政府一直重视农业生产,这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重要条件,排除C;劳动者艰辛的劳动付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大型水利农田灌溉工程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主要考查影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因素。解答本题要能够理解材料中的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出现,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代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铁制工具的使用改进。2.明朝邝璠的《耖田》中写道:“耙过还需耖一番,田中泥土要均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不匀时插也难。”这反映出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耕生产技术的改进C.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2D.水稻种植走向规模化【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耙过还需耖一番,田中泥土要均摊,摊得匀时秧好插,摊不匀时插也难”说明对田间管理的精细,属于精耕自作的特点,故A正确。从材料“耙过还需耖一番”不能体现农耕生产技术的改进,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C错误。材料体现了插秧但是不能体现水稻种植走向规模化,D错误。3.唐代,长安城东西两市规定:“京城内诸坊市宅舍,辄不得毁拆,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这表明唐代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B.重视农业轻视商业C.政府对市场管理严格D.城市秩序比较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的信息看,主要反映了唐朝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这体现了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看出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排除A。材料强调唐朝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没体现重视农业和城市秩序的问题,故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唐朝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1)宋代以前的市:①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②受官府严格控制。③有时间控制。(2)宋代的市:①打破市和坊的限制。②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③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4.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交子、会子的发行A.取代了原有货币B.规范了商业行为3C.推动了商业发展D.增加了政府收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交子会子的发行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经济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交子和会子的通行但是不能表示取代原有货币,A错误。交子会子是一种货币,它们不具备规范商业行为的功能,排除B。交子会子发行与增加政府收入无关,排除D。5.明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由此可知,明政府意图A.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C.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D.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可知明政府在外国入贡前提下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题干未体现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排除C。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在题干没有提及,D错误。6.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每年平均得到二百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缓慢B.英国垄断了与中国的贸易C.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D.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4【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美国每年平均得到二百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得出美国进出中国的商品要明显多于出口,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具有顽强的抵抗性,故D正确。美国输往中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是因为中国自然经济的原因,而不是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缓慢,故A错误。材料不能显示英国垄断了与中国的贸易。B错误。C项表述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每年平均得到二百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商品则只有几十万英镑”。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的重视。7.1877年开平矿务局拟定招商章程规定“所有各厂司事,必须于商股中选充,方能有裨于事”;规定利润的分配,“每年所得利息,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仍按股均分”。这些规定A.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B.体现了洋务企业官商合办的特点C.促使清王朝走上了富强道路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每年所得的利息,官府要分一部分,明显可以看出材料中的企业体现的是官商合办的特点。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A错误。根据史实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C错误。材料没有显现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错误。8.如图反映了1895~1913年中国设立的华商丝厂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家)。据图中分布可推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5A.得益于国内政局的稳定B.以从事出口贸易为主业C.与列强侵略的程度相关D.得到了清政府大力扶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看出1895~1913年中国设立的华商丝厂在国内的分布,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列强侵略较早开放的地方企业越多,所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列强的侵略程度有关,故C正确。从材料“1895~1913年”可知期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等表明国内政局并不稳定,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从事出口贸易为主,B错误。1895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表示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D错误。9.下面是1912~1936年中国煤、铁开采途径的比重变化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6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B.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加快C.实现了向工业社会转变D.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加大【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出,煤铁机械开采比例在增加,土法开采的比例在下降,反映出中国工业生产的近代化,故B正确;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此时机械生产并未完全取代手工生产,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向工业社会转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排除C;材料只反映了煤铁的生产,但并不能说重工业的比重增大,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进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进程。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理解图片中所蕴含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10.1945年出版的一本书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一种现象:“这集团羽翼丰满之后,不但更避免负担战费,而且还用囤积垄断等种种方法促使物价加速上涨,借以增加他们的财富。于是弄得物价更急速地上涨,通货更急速地膨胀,而他们的势力更为加大。”由此可知,该书作者A.担忧国民生活B.主张稳定物价C.抨击官僚资本D.揭露日寇侵略【答案】C7【解析】【详解】通过材料“1945年”、“集团羽翼丰满之后……而他们的势力更为加大”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反对这些集团对经济的控制,实质上是在抨击官僚资本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作者担忧国民生活的内容,主要体现作者对官僚资本的态度,排除A;材料主旨是抨击官僚资本,而不是稳定物价,排除B;1945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材料不是在揭露日本的侵略,排除D。11.1946年广州港的进口值为470.14亿元(国币),从美国进口值为119.42亿元;1948年上升为6146万元(金圆券),从美国进口值达2080万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B.国民党争取美国援助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进D.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广州口岸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数量非常多,价值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向美国采购了大量的物资,是国民党争取美国援助的结果。答案为B。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后20世纪初达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商品,无法表现国统区经济发展明显,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变化表。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是指年份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公私合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8工业工业26.2%05%1.6%48.7%23%32.7%6.8%2.1%38.1%26.3%34.5%1.3%3%38.4%22.8%41.5%3.3%4%30.6%20.6%A.1949~1952年B.1953~1956年C.1956~1959年D.1959~1962年【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私营企业和个体工业大量存在,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这应该是在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现象,故A正确;1953至1956年底,我国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比例逐渐下降,直至转变为公有制经济,故排除B;1956年后,我国基本上消除了私营工商业,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主要考查建国初期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来判断所处的历史时期,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13.据薄一波回忆说:“当时(1958年)甘肃的省委书记告诉我,有的干部执行这个口号很积极,看到过路的人走了很远,还强拉他回来,说天晚了还不吃饭?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这从侧面反映了A.三大改造的推行激进B.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9D.农村经济改革成效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兴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据此依据材料“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可知B正确。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排除A。“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排除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陆续推行,故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4.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看,至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钢、原油、煤、粮食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该时期经济增长归功于A.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D.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与当时的体制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选B。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斗争,所以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不正确,排除A。邓小平在1975年提出全面整顿经济的思想,纠正文革的一些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
本文标题: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5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