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道小题,每题2分,共52分。)1.《诗经》所称的“因以其伯”是指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征收赋税、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依旧保留其宗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央政府实现了对地方直接管理B.土著邦族崛起成为新兴政治力量C.分封制的实施促进了邦族的融合D.土著邦族完全接纳周代礼乐文明2.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幕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三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3.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然而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现象出现的原因A.皇权的进一步强化B.内阁取代了六部C.中枢体制日益完善D.宦官掌握决策权5.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2-A.新的生产方式产生B.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D.市镇的文化功能凸显6.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通政司B.建立密折制C.设立枢密院D.设立军机处7.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B.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C.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8.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司库官被指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这表明雅典公民大会A.掌握城邦司法权B.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C.有时会违背民意D.存在权力滥用的现象9.为了吸引贫民参政,雅典大搞财政补助,使民主政体一度有了“伯里克利的面貌”,但他绝不会当僭主,因为他是自由民主的真正信徒。他的“财政补助民主制”受到了有识之士的批评,而广大贫民却为他的热情欢呼。这说明A.财政补助民主制保障了雅典民主政治B.伯里克利为贫民参政的发展做出贡献C.财政补助民主制为雅典自由民主奠基D.伯里克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10.下面是《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房屋及土地”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表明该法-3-A.出发点在于维护贵族利益B.法律条文具体明晰C.化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D.繁琐且不具操作性11.《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9条规定:“夜间在快要熟的庄稼地放牧的,或收割此类庄稼的,如为适婚人,则判死刑,吊在树上祭谷神……”;同表第10条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出森严的阶级性和等级性B.刑罚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C.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具有明显的宗教特征和报复性12.“英吉利人是在原始社会解体的基础上进入封建社会的,公众民主意识仍以残余形式被顽强地保存着,而长期被公众认可的习惯法有着浓厚久远的社会基础,对社会所有成员皆有约束力。”材料重在说明,英国A.缺乏成文法的约束B.有限王权观历史悠久C.政治体制亟需完善D.尚未形成专制的王权13.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这反映当时英国A.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B.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封建势力根深蒂固D.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14.1787年,鉴于先前对殖民地总督的认识,美国制宪会议的一些代表要求设立一个不能否决法律的行政长官,其他代表认为共和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行政长官。经过大量辩论,代表们设立了一位被宪法授予了可制衡议会的足够权力的行政长官。这一“行政长官”的设立-4-A.体现了分权制约的基本理念B.实质上是中世纪国王的翻版C.践行了联邦体制的基本原则D.满足了不同阶层的政治需求15.凯瑟琳·德林克·鲍恩在《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中这样描述: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的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我们在这里也是一样。据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A.体现了适时妥协的理念B.强调了三权分立原则C.损害了地方各州的权利D.加强了联邦政府集权16.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特别是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这一形势客观上有利于A.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B.民族革命任务的完成C.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D.国内君主派势力的分化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德意志帝国A.对立法权的警惕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C.政治近代化的趋势D.首相权力受到制约18.下图是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结合所学判断,该图英国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A.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略行径B.揭露了鸦片战争中英军对普通民众的掠夺C.说明英国人民已认清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D.体现了清政府对民众的财产安全漠不关心19.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5-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C.近代中国国民意识淡薄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20.“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元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材料中的军事行动A.震摄了清廷心脏地区B.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瓦解了北方封建制度21.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写道:“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发的现存政权的动摇、白银的外流,外货输入对经济平衡的破坏,等等。”由此可推知,马克思认为A.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B.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C.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进步性质D.欧洲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2.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C.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2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防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袭击。”这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24.英国传教土柏格理旅居昆明时,在1911年10月27日日记中写道:“在地平线上不远处的西方,在金星下面有一颗彗星,这对革命者意义非凡,可能价值五个军团。民众相信-6-这颗星传递着天意改变的信息,这些星宿在它们的轨道中为反对满族而战。”由此可知A.该传教土认同天人感应的现象B.革命运动传播借助了传统文化C.辛亥革命的风暴浪潮一触即发D.云南各族民众渴求基督的解救25.“凤凰网”评论: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我们可以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施行主义”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这一评价重在突出五四运动A.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B.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延续和发展C.重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6.梁漱溟在《国民公报》中说:“从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汝霖)章(宗祥)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作者强调A.爱国与法治存在冲突B.反思五四运动过激行为C.法律要保护个人自由D.学生爱国行为违背道德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27题24分,28题24分,共48分。)27.(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最高司法机关长官是廷尉;汉代尚书开始参与司法审判;北齐时正式设置大理寺;隋唐演变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宋朝在唐三司的基础上增加了审刑院;元朝设大宗正府;明清时期的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明代出现“厂卫”等特务司法机关,清代则设立了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司法机关理藩院和维护旗人利益的特殊司法机构。地方上,汉至唐大体上分为三级审理,宋至清末大体上为四级审理。其中,唐沿袭隋,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摘编自杜向前《中国古代司法机构设置之变迁研究》材料二梭伦改革以前,在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掌握和操纵立法、行政、司法大权。梭伦通过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另一方面,设立了两个重要的政府机构。一个是四百人会议,另一个是陪审法庭,四个等级的公民均可以当选为陪审员,参与各种案件的审理。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级法-7-院。最高法院与下级法院法官的任命办法与一般官吏的任命办法相同;法官任职期间如无不当行为可以继续任职;其薪俸在任职期间不得减少。如法官行为不检,可由众议院提出弹劾,参议院加以审判,如判定有罪,可以撤职,并不得再行任用。——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机构变迁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与1787年美国宪法关于司法权相关规定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不同时期的三国司法实践的积极意义。(8分)28.(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6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