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2019.10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养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2.《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这一思想应为()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4.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7.“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8.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9.下图为两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考制度的影响D.思想控制的强化10.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为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A.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B.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C.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11.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2.马克壵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①黄宗羲“工商皆本”②陆九渊“心即理也”③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3.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主要的社会因素是()①“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不断壮大②理学兴起,文人更注意内心修养③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残山剩水”画出现④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4.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音,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5.普罗塔哥拉说:“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突出体现了()A.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B.人要探索自然奥秘,否定基督教的影响C.否定神对于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D.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不再信奉传统的神16.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17.《西方思想史》写道:“(公元前5世纪)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种“精神”的主要社会作用是()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B.促使古希腊个人意识觉醒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18.《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C.因信称义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19.建筑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中世纪,由于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能否得救,因此修建陵墓时大多注重表现死者生前的功德和对上帝的虔诚。到十五世纪时,陵墓的修建则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科学技术的进步B.建筑风格的改变C.思想解放的影响D.宗教束缚的消失20.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A.天赋人权说B.人民主权说C.三权分立说D.社会契约论21.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22.右图是16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B.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D.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23.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A.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24.“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与此主张一致的是()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25.卢梭认为:“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体讨论并通过,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这表明卢梭()A.认可精英政治B.推崇代议制C.崇尚直接民主D.反对三权分立26.14-17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仁人志士的追求B.人文主义的魅力C.资本主义的发展D.自然科学的进步27.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和宗教改革B.“罢黜百家”和文艺复兴C.“罢黜百家”和启蒙运动D.“百家争鸣”和智者运动28.帕尔默在评论西方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时说:“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一统局面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D.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29.普罗塔哥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30.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努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31.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32.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33.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34.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35.加尔文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主要是因为()A.宗教改革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B.《基督教原理》是宗教改革时期的经典作品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D.否定先定论就是否认上帝36.在马丁·路德看来:“真正的基督徒是个勇士,他仅以上帝将信仰恩赐于世人这一信念做武器,进行着艰苦的获得拯救的探索。”下列现象没有受到其影响的是()A.德意志宗教改革B.薄伽丘发表《十日谈》C.加尔文宗教改革D.英国宗教改革37.“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这段话评论的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路德的因信称义C.卢梭社会契约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38.“人应当知道什么?人应当做什么?人可以希望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人类理性加以判断。”下列哪两位思想家在上述命题的研究上接近()A.伏尔泰和卢梭B.孟德斯鸠和卢梭C.苏格拉底和康德D.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9.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本文标题: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6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