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末清初,“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中央集权加强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对材料所述现象最为准确的理解是A.严刑峻法的现象有所改变B.执法中渗入儒家伦理观念C.儒学在汉武帝时地位较高D.儒家伦理已完全取代法家3.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到了直接的作用①广泛选拔人才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2-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求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A.人人生而平等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D.人是万物的尺度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7.“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诀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最先实践材料所反映思想的国家是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8.孔子思想中自相矛盾的一组是①和而不同②因材施教③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下表为先秦思想家的相关论述。思想家名句出处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B.儒学逐渐占据正统地位C.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D.社会崇尚人文理性精神-3-10.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C.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D.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11.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12.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13.“(他)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和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这是《明朝史话》对某一思想家的评价。这位思想家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李贽14.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A.抨击雅典民主政治B.追求人的精神修养C.推崇“知识即美德”D.强调人的决定作用15.恩格斯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4-最伟大的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一思想解放运动A.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16.有学者指出,尽管人文主义者总是指责教会的各种缺陷,但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个异教徒,甚至是无神论者,“当死亡逼近的时候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渴望上帝的恩典”。这体现出人文主义者A.对教会权威的肓目崇拜B.坚持以宗教神学为中心C.对因信称义的质疑批判D.理性与信仰交织的矛盾17.“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民权政府18.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李贽A.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19.顾炎武在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的同时,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可知,顾炎武A.挑战理学的正统地位B.主张学术研究应回归儒家原典C.强调研究经学要务实D.倡导用六经解决一切现实问题20.明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以下属于这位思想家的主张是A.“正君心”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众治21.《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天人感应-5-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22.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高祖、汉文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尊儒”且“尚法”。这反映出A.思想价值取决于形势需要B.君主专制影响了学术走向C.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演变D.汉承秦制的说法有待商榷23.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的错题中的一道。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题干:下列有关“—”的不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组合选项:①前者压抑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④前者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正确答案:①③根据选项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24.公元前4-2世纪左右,中西文化史上,有两件事令学者们扼腕叹息:一为中国秦王朝的焚书坑儒事件,大批文化典籍与儒生学者被坑杀埋葬;二为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被古希腊雅典判处死刑,其思想体系与睿智学说在如日中天时而殇。这说明A.专制主义的缺陷B.当权者的需要C.其思想违背了社会潮流D.其思想都体现民众的利益25.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D.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6-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26.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2分)任举一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说明其主要主张。(4分)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张,(2分)并说明其提出该主张的目的。(4分)材料三: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了理学阶段。表为理学不同学派的核心主张。代表学派核心主张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②“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表中①②分别是哪一学派?(4分)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原因。(4分)27.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7-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经济和文化因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4分)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4分)(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6分)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4分)-8-参考答案1.A2.B3.C4.A5.D6.D7.C8.D9.C10D11.C12.B13.D14.B15.B16.D17.D18.A19.C20.C21.B22.A23.B24.B25.C26.(1)百家争鸣。(2分)代表人物及主张:孔子:仁、礼等;孟子:性善论、仁政等;荀子:性恶论、礼法并施等。(4分)(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目的:适应巩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4分)(3)①程朱理学②陆王心学。(4分)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4分)(4)从儒学自身不断丰富完善适应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需要角度作答;或从统治者重视角度作答。(4分)(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7.(1)思想主张:
本文标题: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8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