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0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限时规范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张家口模拟)下表为1948年至1952年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收入简表。据表可推知()1948-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0.65亿美元1.18亿美元1.68亿美元1.7亿美元A.华侨积极踊跃支持人民解放战争B.人民政府对华侨资本家进行了改造C.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D.侨汇收入解决了外汇收入拮据问题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1948-1952年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收入有较大提高,这一时期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因此据表可推知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故答案为C项;侨汇收入的提高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人民解放战争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时期不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排除B项;D项错在“解决”,排除。2.(2018·辽宁大连模拟)1952年,党和政府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五反”运动。通过这场运动,一方面开始建立工人监督生产、参与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资本家们不敢再进行违法活动,实际上大多资本家已丧失了控制其企业的权力。这场运动()A.确保了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B.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C.为“一五”计划指明前进的方向D.沉重打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解析:选B。“五反”运动与土地改革无关,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针对私营工商业的“五反”运动强化了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管控,为即将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所述内容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五反”运动是强化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是为了让这些企业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不是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故排除D项。3.(2018·山东潍坊期末)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迅速地增加生产,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实质是()2A.改变个体经营的分散性B.实现农业集体化C.引导农民加入人民公社D.“左”倾错误初露端倪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在分散经营中的困难”“丰衣足食”等可知,国家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所以B项正确。A项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C项错误。D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排除。4.(2018·湖北咸宁一模)1953年底的经济调查表明,土改结束后,绝大多数农民的最大愿望是发展生产,尽快“过上好日子”。只有少数缺乏农具的贫农迫切要求推广互助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总路线对农村的指导存在着失误B.农村实际直接影响到党的经济政策C.农村出现走向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D.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眼光存在局限性解析:选A。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绝大多数农民的愿望是改善生活,要求推广互助组的是少数贫农,但总路线规定实行农业集体化,显然与农村实际不符合,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均排除。5.(2018·湖北孝感八校联考)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1953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比1952年都增加了五倍多。这一现象()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B.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D.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解析:选D。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买卖频繁,反映了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大量存在,这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制改为公有制,故选D项;土地被大量买卖是土改成果的体现,排除A项;农村城镇化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故C项错误。6.(2018·安徽合肥一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计划规定为14.7%),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工业化2.5%-3.5%的增长速度。这说明()A.中国发展国民经济急躁冒进B.欧美国家压缩工业发展规模C.冷战制约欧美工业发展速度3D.中国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增长速度,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背景可知,这主要说明了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基数小有利于高增长率的出现,故D项正确。中国国民经济急躁冒进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B、C两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排除。7.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形式的构成情况。符合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所有制形式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53.4%32.2%7.3%7.1%0A.土地改革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解析:选B。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领域中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所占比例较大,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公私合营经济。调用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的是我国三大改造时期的所有制形式构成情况,故选B项。8.(2018·河南鹤壁一模)“一五”计划期间,为了统一管理全国经济,我国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物资供应总局等机构,这些机构均下设至县级政府,形成一个封闭式、垂直式计划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A.成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保障B.解决了过渡时期的基本问题C.使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使新中国迅速消灭了私有制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设立多个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管理机构,这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所以A项正确。9.(2018·云南昆明一中检测)1957年初,陈云在一次会议上说:“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他的主要意图是()A.重视市场关系B.坚持稳定发展C.注重发展效率D.强调高速发展解析:选B。题干中陈云关于保守与冒进的解释说明陈云认为我国经济应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故B项正确;市场关系、发展效率、高速发展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和4D三项。10.(2018·河南安阳联考)下图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历史照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改革激发农民发展经济建设激情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发展中C.民众积极开展农业合作化D.经济政策与当时国情脱节解析:选D。根据照片中的文字“全县养猪百万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深受“大跃进”等“左”倾错误的影响,具有冒进的特点,说明当时的经济政策与国情脱节,故D项正确;此现象出现在“大跃进”时期,与改革无关,排除A项;“大跃进”期间,经济发展方面出现“浮夸风”,社会经济发展停滞,排除B项;“大跃进”时期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而非农业生产合作社,排除C项。11.(2018·山西太原一模)1958年2月,为“加强田间管理”、保障“粮食放卫星”,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麻雀因“偷盗国家粮食”而在“灭四害”运动中被确定为“四害”之一加以捕杀。当时这一举措()A.保障了全国各地粮食丰产B.是运动式经济建设的写照C.改善了人民公社生活环境D.是伪科学大行其道的表现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在经济建设中“左”倾冒进的势头,故A项错误;“粮食放卫星”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大跃进”运动的写照,故B项正确;第一个人民公社在1958年7月建立,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错误。12.(2018·江西上饶模拟)1961年,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对国家要实行“五保”: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5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由此可知,该条例的主旨是()A.减轻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损失B.调整企业生产秩序C.阐明国家实施计划的必要性D.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解析:选B。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人民公社属于农村领域,而题干是国营工业企业领域,排除A项;“五保”的内容,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在经过“大跃进”运动后,企业生产秩序混乱,因此需要进行调控,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实施计划的必要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结构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河北邯郸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18404128127686.718434172428256.618933367127698.219014264541739.8192044715474210.6193146884510610.9193646962528111.2194954167576510.6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194910.6195918.4196917.5195011.2196019.7197017.4195111.8196119.3197117.3195212.5196217.3197217.16195313.3196316.8197317.2195413.7196418.4197417.2195513.5196518.0197517.3195614.6196617.9197617.4195715.4196717.7197717.6195816.2196817.6197817.9(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2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7分)(3)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6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城市化率的数字变化分析发展趋势;结合1840-1893年的时代背景分析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2)问,依据材料三中1949—195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数据变化分析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七届二中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经济(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等方面分析概括原因。第(3)问结合1958-1978年中国经济建设领域出现的重大挫折的史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等)分析概括因素所在。答案:(1)趋势: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特点:虽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因素:五口通商后,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动力不足);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很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2)特征:1949-1958年,城市化平稳发展。原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3)因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14.(2018·全国名校高考模拟信息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五”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7总额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0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9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