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好自己的相关信息。第一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填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1.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君权神授B.商代政治受到神权的影响C.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D.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2.古时有关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描述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也,述所职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A.分封关系B.臣属关系C.宗法关系D.上下级关系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这说明分封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A.周王与诸侯已经变成仇人B.诸侯之间相互攻伐C.周王与诸侯的矛盾已不可调和D.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4.“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长期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管理族人)者也”。这反映宗法制的社会影响是()A.有利于家族的和睦相处和社会秩序的安定B.有利于等级社会的确立和社会秩序的安定C.有利于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D.有利于祖先崇拜和社会秩序的安定5.(西周)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材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上下尊卑B.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C.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亲属D.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6.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7.《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世袭制8.秦灭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五德之运”学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突出反映了()A.礼乐制度被皇帝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9.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10.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分封制导致战国诸侯割据纷争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它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11.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参知政事12.许多成语典故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13.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仍以士族子弟为主14.明朝初年,在中央机构的设置问题上曾经进行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那就是废除了丞相一职。当时的办事机构“六部”的运行方式是()A.直接向皇帝负责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C.隶属于军机大臣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15.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一种制度是指()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B.唐代三省制C.元代中书省制D.明朝内阁制16.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17.明代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3A.统领六部,处理工作各种事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工作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要务18.《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A.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B.要解除地方割据C.明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D.要改革官制19.清代政府发布最高的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B.强化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适应了军务需要20.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21.美国史学家狄力普·巴素在《鸦片战争和世界贸易制度》中说:“多边世界贸易的必要条件,已将鸦片战争变为与生命攸关的必需品……如果说糖蜜或米对鸦片是有效的转变的话,这冲突可能被称为糖蜜或米战争。”此观点()A.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B.是在为英国发动战争辩护C.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D.反映了战争对中国的促进作用22.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英国军事力量远超过清朝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政策23.十九世纪中期,一位身处广东的英国军官在日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景:“30日上午,一大群一大群的当地居民集合在我们的军营后面,他们衣着简陋,以长矛、盾牌和剑为武器,向我们包围而来……”你认为这段文字应是描写()A.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C.反割台斗争D.虎门销烟2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6.2012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3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获得圆满成功,世昌号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防动员舰。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虎门销烟B.丰岛海战C.黄海战役D.东交民巷战役427.中央电视台在插播山东各城市旅游广告时提到威海的刘公岛,说“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其实刘公岛还承载着一段历史。它承载的历史是()A.1894年,日军在此挑起甲午中日战争B.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就是在此打响的C.刘公岛见证了北洋海军由成立到全军覆没的一段惨痛历史D.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曾在此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28.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A.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29.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恨的惨剧,莫过于一百年中我们的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其中第二次被占领是()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30.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C.参与者具广泛性和全民族性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31.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32.《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认为:“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该观点说明:()A.国共军队并没有牵制过100万日军B.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支持过欧洲战场C.欧洲战场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D.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持了欧洲战场33.《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定,其实质是()A.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34.《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B.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35.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B.发展资本主义,开矿,通商的主张,C.设立医院、学校、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主张5D.建立拜上帝会36.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新观念”主要是()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君主立宪”D.“民主共和”37.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由此可见()A.民权主义是民主革命的核心B.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政治革命C.民生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目标D.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缺一不可38.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宜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
本文标题: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9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