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单选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各国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根据这一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①文化遗产②自然遗产③非物质文化遗产④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图为“雅典卫城建筑平面图”,它反映了雅典卫城A.妙用山地地形的建筑设计B.建筑群主次分明、高低错落C.整体建筑呈现不规则布局D.宗教信仰与军事防御相结合3.欧洲目前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神庙和教堂是这些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下列神庙和教堂中,能见证罗马文艺复兴兴盛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是A.万神殿B.帕特农神庙C.西斯廷小教堂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4.古希腊雕塑家塑造了许多体型健美、形象逼真的神灵雕塑,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则绘制了众多阳光健康、富于生活气息的诸神画作。这主要反映了雅典卫城建筑平面图-2-A.基督教对欧洲影响深远B.西方“人神共体”神道观C.西方对人体艺术的推崇D.人文主义的勃兴与传承5.有学者认为,“对于我国的唐、元、清三朝而言,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该学者主要是质疑长城的A.历史文化价值B.军事防御功能C.建筑艺术风格D.民族融合作用6.下图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中部分秦俑的头部造型图。这些图有助于我们了解秦代的①生活习俗②制陶工艺③军事实力④尊卑等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汇集了多种园林建筑风格。其中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是A.乐寿堂B.四大部洲C.无梁殿D.白色石舫8.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道法自然”观念。能经典诠释这一观念的世界文化遗产有①颐和园②皖南古村落③平遥古城④明清故宫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9.被喻为“近代百戏之祖”的昆曲,在明朝中叶经过一批戏曲艺术家革新后,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在明嘉靖、隆庆年间,对昆腔革新有突出贡献的是A.汤显祖B.梁辰鱼C.顾坚D.魏良辅10.右图是意大利的一处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下列武士俑武士俑武士俑中级军吏俑-3-对该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教堂的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B.洗礼堂大门用青铜浮雕装饰,被称为“天堂之门”C.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D.大教堂内悬挂拉斐尔设计的挂毯,与壁画交相辉映11.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长达120年的建造中,充满了矛盾的斗争,致使工程多次耽搁下来,其实这种矛盾和斗争的实质A.新、旧教皇之间的斗争B.新设计师和原设计师之间的斗争C.希腊式建筑和拉丁式建筑之间的斗争D.人文主义者和反动教会之间的斗争12.史载,周文王“孝友二虢(文王同辈),而惠慈二蔡(文王子辈),刑于大姒,比于诸弟。……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文王父辈)而咨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讨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荣(四家为文王子辈)。”材料说明A.文王政治以血亲关系为主干B.分封制成为宗法制的核心内容C.早期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微弱D.文王以嫡长子继承制维系统治13.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下列各郡中不属于秦始皇在征服百越后设置的是①闽中郡②九原郡③象郡④陇西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此言本质上反映了A.察举制网罗了天下英才B.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C.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D.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15.《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汉代乐府诗《羽林郎》中则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卖酒)”之句。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与秦相比汉代A.商业活动冲破了时空限制B.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放宽C.草市推动了农村经济进步D.特色商业街促进饮食业繁荣16.为酬劳谋臣武将以及优待皇室诸王,贞观十一年太宗定下制度:勋臣、诸王为世封刺史。当时,刺史是一州之长,唐初全国仅有州(府)158个。侍御史马周上书反对,他举史实为例陈述该制度的危害,太宗最终采纳马周之言,停止了世袭。这则史事A.折射出唐初政治的民主性B.蕴含了唐太宗施仁政的方略-4-C.凸显了三省六部制的优越性D.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施政风格17.浙江某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中,详细的记载:秦始皇“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①统一事业的完成②海运的兴起③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A.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18.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粤岭限南天设险,秦通舟楫凿嵯峨。”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A.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B.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基本解除黄河水患D.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19.《资治通鉴》记载,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王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四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以下做法体现温彦博观点的是A.把突厥置于边疆,但散居各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B.尊重突厥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给予突厥族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力C.内迁突厥,但保全各旧部,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永空塞北之地D.分而治之,分散突厥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20.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反映出当时A.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B.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C.贱商观念有所改变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21.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A.西突厥B.东突厥C.匈奴D.蒙古22.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5-④D.①②④23.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A.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B.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24.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称孔子的学说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的精神枷锁B.有利于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度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政体25.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A.学习“六艺”B.删修《春秋》C.周游列国D.创办私学26.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A.仁者爱人B.君主法治C.礼乐规范D.三省吾身27.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一部著作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这个著作是A.《形而上学》B.《物理学》C.《基督教的本质》D.《神圣家族》28.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①治学②做人③为政④正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9.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30.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帝最早修建长城作为防范游牧民族南进的屏障,另一位皇帝却不再维修长城而与蒙古各部结盟。以上做法分别出自-6-A.秦始皇、康熙帝B.秦始皇、唐太宗C.汉武帝、唐太宗D.唐太宗、康熙帝31.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主要是它既善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能印证此观点的言论是A.“示存异方之教。”B.“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C.“突厥世为盗寇,百姓之仇也。”D.“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老,安能尽善。”32.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他的“修德安民”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表现,包括①南巡曲阜祭孔,亲书“万世师表”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③设立“木兰围场””,协调民族关系④平定“三藩”””,维护国家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3.下图反映了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的一次行动,康熙帝在这次行动中的决策有A.起用汉将,重用绿营B.分兵合击,三次御驾亲征C.筑城屯田,派兵永驻D.南巡孔庙,行三跪九叩礼34.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下言论中,与孔子这一观点相似的是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B.“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C.“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D.“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35.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许多著名论断,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一论断所属的领域应该是A.物理学B.逻辑学C.伦理学D.生理学二、非选择题(共2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36.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材料一定都北京后,顺治帝为稳定蒙古地区的形势,多次派人往召五世达赖喇嘛。顺治九年,五世达赖喇嘛抵京,顺治帝亲往南苑迎接。次年,五世达赖喇嘛离京返藏,清廷派礼部和理藩院官员前往赍送金册金印,册印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着清廷对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此后,历辈达赖喇嘛转世,都要经过清廷册封,并延续上述封号。——据《清史》等资料编写材料二(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四大活佛的职责,写出清廷册封四大活佛的目的和设置的行政机构。(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大昭寺的文化遗产价值。(5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材料二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确立了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但保留蒙古三大部首领汗的称号,在行政上依照蒙古之例编旗。蒙古原有若干部会盟的传统,编旗后盟长作为-8-会盟的召集人,由皇帝在盟中诸旗中指定一人担任,同时起到代表朝廷监督各旗的作用。清朝统治者反复宣称“满蒙一体”,大力发展满蒙贵族的联姻关系,使其成为清朝统治的得力柱石。——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的理由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施恩”于蒙古的具体措施。(9分
本文标题: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0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