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副县长、公安局长在全局深化公安改革工作上的讲话稿
副县长、公安局长在全局深化公安改革工作上的讲话稿副县长、公安局长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讲话;副县长、公安局长在全局深化公安改革工作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在这里开会,主要是研究部署今年公安改革工作。刚才,**同志传达了全市公安改革会议精神,总结了2015年全县公安改革工作,客观全面。可以说,县局公安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局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化建设”“公安改革”“法治公副县长、公安局长在全局深化公安改革工作上的讲话本文内容:副县长、公安局长在全局深化公安改革工作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在这里开会,主要是研究部署今年公安改革工作。刚才,**同志传达了全市公安改革会议精神,总结了2015年全县公安改革工作,客观全面。可以说,县局公安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局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化建设”“公安改革”“法治公安建设”等三项重点工作,特别围绕改革完善“两个运行机制”,推出了一些列改革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刑侦警务实战化运行机制、特警快反运行机制、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运行机制等改革成果得到市局、省厅充分肯定,市公安局部分改革项目现场推进会先后在我县召开,工作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要抓好项目落地,对上级部署的改革任务,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分解,不折不扣落实下去;对本部门承担的改革任务,要抓紧推进、敢于突破,注意配足力量,创新工作方法,决不能“穿着新鞋走老路”。同时,**同志认真分析查找了县局公安改革存在的短板,对今年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再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确保改革工作达成共识2016年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改革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部署,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之一,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同步推进。深化公安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去年,以中办。(1)公安需要解决的很多的都是非警务活动;在长期的公安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处理同一个问题,怎样处理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关系,XX年“二十公”的时候,党委提出要从体制、机制、保障上研究解决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问题。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条”、“块”怎么结合,那些事属于条管,那些事属于块管,又怎么以块为主,应该说一直很不明确、很不规范。所以使得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大大的加重了公安民警的非警务活动量;使得公安民警的工作量大大的提升;同时使得公安民警的专业职能被消弱。(二)公安基层配备严重不足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层的民警数量就严重不足,在贫困的地区的基层派出所还常常存在“一人所”或者是“两人所”更甚者是“无人所”。第二,在基层的办公条件也是非常严峻,基本的户籍信息采集都存在着问题,就更别说无纸化办公了,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是肯定适应不了的。第三,警察自身的素质也是存在着大大的问题,面对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犯罪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所以警察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是多样化的。在这过程中许多的民警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推进。(三)公安管理体制限制公安的改革与发展公安的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在这里面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条”“块”之间的关系不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地方自主权不断扩大,地方与中央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因此上级公安的统一指挥与地方党委政府的目标不一定一致,难免出现矛盾。而又因“以块为主”,公安的工作就不能得到高度统一的改革;其次是上级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和上下级公安机关之间存在职责权限不明,影响了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后就是公安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不够科学合理不够科学合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制约了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我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警民关系,阻碍了公安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滋生了我地方党委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四)新时期公安力量难以解决社会复杂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是在公安工作中从来也没有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这些工作如果只有公安一方面在做的话是无法很好地达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目标。就比如说当下的信用制度的建立,这就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另外就是有众多的警力都浪费在了简单的而程序又复杂的公安业务上。二、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源头在原有的体制中(一)领导重视公安工作而未重视警察本身基层民警现如今的待遇与一般的公务员待遇差不多,但是工作的时间与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大大的不同,时间上来说一般的基层民警平均一周要值三到四天的夜班,周六周末常常也是要值班的,其他的时间与平时的公务员是一样的。再者说警察每天所要面临的都是社会的黑暗面与解决各种矛盾与纠纷,就更别说什么连夜的侦查与破案了。就这样工资还是与从事危险性不大的工作的公务员的工资一样,就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对公安工作进行高要求考核。(二)人民群众对警察这份职业的不理解首先这由警察这份职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这就使得部分人民群众认为警察找你就是没有什么好事,例如交警把你的车拦下,你就会觉得他是要来罚你款的。再例如众多的民众吓唬小孩都是说:“你要是不乖,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警察是用来吓唬人的,而不是一想到警察就是给人一种安全感。在其中也可能是过年以来“大盖帽”给人们留下的影响。(三)警力严重不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公安工作是最为复杂的,我们的警察的职责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警察基层配备是最少的。发达国家普遍到了万分之三十五的水平,我们只有万分之十二的水平,相对来说警力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实现在的警力也不会太少,只是基层民警所占的比例偏低,大部分的民警都认为在公安的行政部门的升职会比基层快,导致基层的民警数越来越少。民警数量不够的原因还有(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公安工作使公安工作受阻我国公安机关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建国以来,公安机关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发展确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在过去的公安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行政型管理体制。不过其中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就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是行政干预依然存在,阻碍公安系统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是地方党委政府与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的矛盾。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应该自上而下自内而外(一)中央领导对公安事业的关心在XX年年底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会议上首次提到“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这只是在计划之中,最重要的是尽快有相应的措施与改革文件出台,实行的过程中也应是有强制要求的,要不然会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存在。改革的方向首先应该是提出有别于公务员制度的警察制度,其次是公安管理制度变更为“由党领导,统一管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新型管理体制。各级公安机关干部的选择、考核、任免由上级公安机关统一负责,建立一套类似于军队的管理系统。这样也可以增强这份职业的荣誉感。面对警力不足的问题,可以让社会的公益性质的组织来协助公安机关完成一些简单而程序又复杂的业务,不过这就要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同意了。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警力不足的困难,而且这样的下放权力也可以拉近民警与民众的距离,另外还可以更加的高效完成。(二)各级的地方党委政府积极的配和中央的改革各地的党委政府应该认真的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共有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00多项改革措施。一是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二是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三是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四是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六是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七是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三)加强公安队伍的素质化、专业化、法制化的建设从公安的内部来深化改革,应该从民警的本身素质、专业、与法制意识来体现。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公安机关应该把强化教育训练、加强专业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对于我国司法的不断完善,公安也应该尽快加强民警的法制教育,使其与司法进步相适应。素质方面则是要从根源抓起,这就要从教育抓起了,首先是要加强各个警察院校的办学条件,其次是完善与新时期相符的课程要求,最后才是加大对警察的录取、录用、考核的要求。(四)加大社会公益辅助公安工作性团体的建设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公安放权将相关的业务知识与责任下放到这些公益组织,让他们来处理相关的业务,公安在这过程中起着监督与指导的作用。这样可以极大的缓解警力不足问题,而且还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公安工作,从而也从侧面提升了警民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在福州市长乐市的曹朱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地的青年和中壮年都出国打工,村里留下的只有老人与小孩,且每家每户都是挺有钱的,这就导致了当地的盗窃案件频发,公安机关又没有那么多的警力与破案经费。后在所里民警的指导下当地的老年人巡逻队,这一项措施使得当地的治安情况的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各地的公安机关可以因各地的特殊情况来组织建设相应的社会公益辅警团体的建设。(一)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自XX年12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来,==公安局根据公安部、省厅、襄阳市局的统一部署,制定了==公安局《关于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枣公网发[XX]103号),广大民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特别对城镇失业下岗和低收入生活困难群众、农村贫困群众、孤寡老人、失足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人员,开展的上门走访,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为他们克服困难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XX年1月,==公安局开展了走进涉诉涉案当事人、走进青少年群体、走进重点地区场所、走进安全隐患部位、走进治安积极分子、走进困难民警家庭等“六走进”活动。XX年1月,==公安局制定下发了《==公安局关于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实施方案》,推动了“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集中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正、不廉洁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推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克难攻坚化解信访案件。XX年,==公安局以全省公安机关信访“百案攻坚”活动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重点信访案件的攻坚工作,维护奥运期间的社会稳定,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局信访总量逐月下降,全年共接待上访群众来访365起406人,办结292起,办结率达80%,息访273起,息访率达75%。XX年,==公安局站在“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高度,把解决信访问题作为“三项建设”和国庆安保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警民和谐,全年共化解重点信访案件12起,中政委交办的4起案件全部化解。XX年以来,==公安局按照中央政法委部署开展“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活动”,精心组织,层层分解任务,逐案落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采取局领导包案、评查听证、调解协商、困难帮抚、教育疏导等办法,加大攻坚力度,有效化解了一批有影响的信访积案。二、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XX年公安部部署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来,==公安局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为目标,以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建立了执法规范化“四项制度”,有力的推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一)建立执法办案标兵奖惩制度。制定了《==公安局执法办案标兵制度》,各执法
本文标题:副县长、公安局长在全局深化公安改革工作上的讲话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0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