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时双测过关(九)两宋的政治和军事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据记载,宋太祖诏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宋太祖这一诏令()A.是分割宰相行政权的体现B.是商业税收迅速增加的反映C.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促使财政收入保持长期稳定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收地方财权的措施,不是分割宰相行政权的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与商业税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将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削弱地方分裂割据的势力,故C项正确;材料的措施不能保持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故D项错误。2.“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重文轻武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D.控制地方解析:选C材料说明了宋朝的政治制度的一个特征是注重预防和制约,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政治制度强化分化事权即分权制约,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的政治建设应()A.加强军队建设B.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D.大力发展经济解析:选B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出现,使政府出现财政危机,从借鉴的视角,应精兵简政,故选B项。4.北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借指当时与北宋并立的哪一少数民族政权()A.辽B.大理C.金D.蒙古解析:选A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故答案为A项。5.为改善北宋危机四伏的统治形势,范仲淹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大量裁减军队C.彻底消除边患D.大力整顿吏治-2-解析:选D由所学可知,范仲淹认为,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在“庆历新政”期间,他主张整顿吏治。6.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惇、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C.宋神宗支持新政D.老百姓拥护变法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才会任用新政人士,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文官的重用,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对新政的支持,没有体现出新政的效果和影响,故B、D两项排除。7.对下图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未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解析:选DA项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B项错误;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C项错误;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故答案选D项。8.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宋朝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解析:选C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原无北伐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不仅赵普说到“为陛下子孙设置条贯”,正在努力尝试从军阀到君主转型的太祖本人也与赵普谈及“使子孙谨守法度”事。开国皇帝的殷切期冀,使我们感觉到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担忧。——摘编自邓小南《宋代“祖宗之法”治国得失考》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3-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摘自(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1)由材料一及图片能看出什么信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初立时的“弊”是什么。宋太祖是如何改变这一弊政的?(10分)解析:第(1)问,根据图片信息,宋太祖夜访大臣赵普,可见他的诚意和急于解决问题的迫切之心,宋太祖勤勉国政;与赵普谈及“使子孙谨守法度”事,宋太祖试图制定能为后代效仿的有效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到赵普分析的原因“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可知其“弊”;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及所学,从行政、财政、军事三方面作答。答案:(1)宋太祖勤勉国政;宋太祖试图制定能为其后代效仿的有效制度。(2)“弊”是藩镇割据。措施:为改变这一弊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政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宋太宗曾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A.唐中叶至五代政局给宋太宗的启示B.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C.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D.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统治解析:选A材料“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表明宋太宗认识到了唐中叶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所带来的历史教训,要采取措施维护政权稳定,故选A项,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2.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危机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4-解析:选D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A、B、C三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为D项。3.下表是不同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人物评价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列宁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解析:选A结合材料司马光、梁启超和列宁对王安石的评价可知,不同的人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不同,故A项正确;直观感受评价带有较多主观性,不一定准确,故B项错误;后人掌握的资料丰富,但认识仍有其局限性,故C项错误;外国人因文化不同,其评价未考虑中国实际,不一定客观准确,故D项错误。4.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A.秦末农民战争B.西晋五胡内迁C.中唐安史之乱D.北宋亡于女真解析:选D宋初过分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强干弱枝的局面,地方贫弱无权,在边疆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使金军能够长驱直入,消灭北宋。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敫(此字应加“西”字头)奏考帐……——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材料二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冗。-5-——摘自《蔡忠惠公文集》卷22材料三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摘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5(1)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4分)(2)从材料二、三中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5分)(3)材料二中为消除这种弊端提了一个什么建议?能够实现吗?为什么?(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可知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且互不统属;第二小问,根据第一小问可知为加强专制集权。第(2)问,据材料二可分析出各行其是,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据材料三可知冗官。第(3)问,据材料二可知为“通而为一”;这种方法无法实现的原因主要从维护皇权的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且互不统属。目的:加强专制集权。(2)材料二可看出各部门都不了解全局,各行其是,遇事互相推诿,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材料三可看出官员冗滥。(3)建议:“通而为一”,将各部门合并。不能实现。原因:封建帝王为加强皇权,必然会通过分化相权来减轻对自己的威胁,这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规律。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九)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1882 .html